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征旗指夏,赤心巡天,情何以甚,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直以来,神龙见首不见尾。

终是隐没,不叫世人闻。

……

……

道历三九二零年,十一月十五日。

曹皆率百万齐军东来,沿途小国尽皆避道,军势连天,旌旗漫卷,终至夏国边境。

甚至于好几个小国主动调集军队,要随齐军出战。

曹皆却并不征召,自谓“惟将百万之能,不可有掌外之师。”

甚至于连粮秣补给都未收取,只严令沿途诸国保持大军补给线畅通。

必备的军需物资,是随大军一起出发的。

在国家体制盛行的时代,战争中所谓补给,自不会是宗门时代属民交战那般,以车载斗量。

一般的储物匣,容纳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军需求。

那些体型极小而储物空间极大的器具,又价值高昂,不可能普遍应用于军中。

就齐国而言,通常是以制器坊出产的储物方车来负责补给运送,以追风妖马负之,由专门的押运官负责。

这些押运官,都是优中选优的军中勇士,具备非凡实力。在军中地位极高,与旗卒并立,一般被普通军士称为“两佬”,是为“旗佬”和“粮佬”。计昭南当年,就是旗佬出身。

无论已经身居何位,军人之间一般交流起来,说起我是哪一年哪一军的粮佬云云,都会是非常骄傲的。

储物方车的纳物极限,和驮兽的速度,都是工事官员需要努力的方向。而这种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又恰恰是国力的体现。

各大霸主国之强,委实是方方面面的强大。藏于民生,显于军伍,达于朝堂。

十万大军的补给,一队押运官,十来辆储物方车,就可以完成一趟。

在国家时代的大战里。

补给的损耗极大减少,补给的速度空前增加,补给线的压力也减少了太多。

当然,补给仍是行军布阵时的重中之重。

曹皆引军东来,沿途立旗,叫诸国看护,千里结阵,使兵脉无阻。

这种战旗有个名目,乃为“征旗”。

通常来说,会兼具示警、持途、攻伐之能。

“示警”很好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征旗最重要的能力,能够很好的保证补给的安全。

所有的征旗之间,互相有所感应。可以算作是某种程度上的远距离通讯。虽然只能传递非常简单的示警信息。但征旗这种兵道之器,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战争期间保持远距离感应的器物!它的珍贵之处,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是“持途”,征旗在这方面有两个效果,一个是聚拢所立之地的天地元力,可以帮助持令而来的押运官和追风妖马迅速恢复状态。再一个是在影响范围内,增加持令押运官和追风妖马的飞行速度。在漫长的补给线上,这两个效果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征旗一般也具备一定的攻伐能力。在征旗覆盖范围内,押运官是可以借用征旗的力量来战斗的。

征旗如此重要,齐国的“紫极之征”,更是个中翘楚,乃是加持了大齐国势的兵道重器!

自齐境至夏境,百里一立,一路排开,一条稳固的补给线便建立起来。

每一杆征旗,都有专门的将士驻守。但同时,沿途诸国也须在战争期间提供相应的保护。若有所失……霸国问其责!

战争不是一两个人的对决,不是简单的拔剑分生死。

而是人吃马嚼,是行止坐卧、吃喝拉撒任何一件事,以千计以万计以十万百万计之时……如何才能掌控自如。

人一过万,无边无际。

兵过十万,如汪洋大海。

将万军者,人中龙凤。

将十万者,天下雄才。

百万大军统帅,非世之名将不可当。

十一月七日齐军出征,十一月十五日抵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异界之玄幻修真

随芯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