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汉王点评,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林四儿,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晋州是汉王的封地,毫不夸张地说,在晋州的地盘上,汉王就是这里的土皇帝。

在古代,每一位王爷都对自己的封地掌控着绝对的军事和政治权利。不仅可以建立武装、征派赋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任免官员。虽说在官僚体系上,晋州的官员还归朝廷管辖,但王爷拥有“便宜行事”之权,完全可以先斩后奏,换了人再向皇上报备。

只要不涉及贪赃枉法、影响特别恶劣的,皇上也不会苛责什么。不过汉王闲散惯了,两任皇帝期间,从来没有插手过封地官员的任免,晋州的治理也一直没出现过大的纰漏。

让汉王来亲自审阅陈容的试卷,已经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诸位大人,你们口中所说的奇文何在?”

汉王在收到主考官杨千里的汇报以后,也对他口中的试卷充满了兴趣,当即乘坐马车赶到位于城外的贡院。

杨千里将试卷恭敬地奉上,说道:“回禀王爷,试卷在此。”

汉王接过试卷,缓缓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同时目光向试卷上的文字扫去。

“南北榜、分省定额……”

汉王的表情怔了怔,不由得坐直了一些。

他虽然不理朝政,但并非一窍不通,相反,他在幼年时就曾展现过惊人的军事和政治天赋,深受先皇喜爱。但他自己性子慵懒,不愿参与后宫争夺,所以早早就离京定居在封地。

这些年朝堂上的南北之争愈演愈烈,虽然打了十年的仗,但战事平定后官员还是那些官员。除了个别顽固派死活不肯拥立当今圣上,已经被砍了脑袋,剩下的官员基本没有太大变动。

天下初定,皇上不希望朝堂大动干戈,今年恢复的科举是第一个信号,开始吸纳新鲜血液的信号。有一些皇帝看不顺眼的前朝老臣,可能就快要下台了。

所以乡试这两道题,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看到题目的时候,汉王的第一感觉也和众多考官一样,认为策论题的侧重点有变,更加注重文章的写法而不是提出的策略了。要论写锦绣文章的能力,南方学子是远胜于北方学子的,所以这题表面上是想解决南北之争的问题,实际上皇帝还是偏心于南方学子的。

毕竟当初朱熙自己的封地幽州也在江南嘛,晋州和幽州接壤,因此汉王一直与其来往密切,两人才能在内乱中相互信任,组建联合军。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真有人能提出解决方案,而且看起来貌似一点毛病都没有。

原来那么多届科举都存在的南北进士人数失衡问题,简单几个办法就能够解决了?

这些方法作为结论摆在这,真可谓通俗易懂,简单极了。可是朝廷用了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钱培养的大臣们,难道都是吃干饭的吗?为什么从来没人想到过!

再看第二题,问的是南北联系,说白了还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南强北弱的问题。

无论经济、文化、军事还是教育,南方城市已经从各方各面碾压北方了。现在的北方,就只有作为京都的北安府还在苦苦支撑,尚能与南方的顶级州府掰掰手腕。其余城镇,说难听点都是臭鱼烂虾。

“开凿大运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在超神,开局创世之力

做只囤囤鼠

妾道

慵懒的淑女

皇帝的道具

落九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