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缘尽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6章 郑森入京,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原来缘尽啊,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入十月以来,李适便把目光放到了北方,因为建奴要来了。

在十月的时候李适便盘点了一下京师附近的防御。

四大总督,分别是辽东总督,蓟辽总督,保定总督,昌平总督。

六大巡抚,宁远,永平,顺天,保定,密云,天津。

八大总兵,宁远,山海,中协,西协,昌平,通州,天津,保定。

表面上看起来星罗棋布,四总六巡,八面埋伏。实际上当李适盘点了一下后,鼻子都气歪了。

所谓的总督巡抚全是些酒囊饭袋,尸位素餐之辈。

蓟辽总督张福臻,时年七十二,老眼昏花,昏庸至极。辽东总督范志完,一看名字就得完蛋,更何况还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八大总兵除了宁远和山海总兵兵力多一点,其他的都是些挂羊头卖狗肉之辈,兵力基本就一千两千不等。

再一深查,欠饷至少半年以上,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全靠欺压勒索地方苟延残喘,更不用说战力了。

吓得李适赶紧拨了一个月的军饷,免得建奴还没有来,这些虾兵蟹将直接一哄而散了。

对于建奴,李适也有自己的思量。

建奴不过是仗着自己兵精粮足,外加赏罚分明,至于那天下一绝的骑射功夫和那重甲铁骑的确是让人不寒而栗。

再看看我大明几大总兵,兵少粮缺,完全没有赏罚的说法,主要就是望风而逃还有不战自溃。

李适知道只有靠自己的京营了,目前京营十一万兵额满员。

虽然士兵多为新募,但是人多势众啊。虽然疏于训练,但是士气高昂啊。虽然缺少战阵经验,但是本土作战啊。

天时地利人和面面俱全,怎么也得和建奴干一仗。让建奴知道什么是王者之师,什么是雷霆之怒。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建奴放到京师附近,京营依靠京师城墙和建奴决一死战,但是这等于把京师周边放给建奴烧杀抢掠。

虽然我李适才疏学浅,但是也是一身正气。作为朝廷的柱石,崇祯皇帝最后的忠臣,大明最后的希望,我李适岂可让建奴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奸淫掳掠。

士可忍孰不可忍,堂堂穿越者,位面之子,要是不能保护黎庶,枉为人子。

更何况京师周边上马了大量的工程,要是被建奴给破坏了,李适不得哭晕在茅坑里。

李适和兵部尚书吴甡商量,将蓟辽总督张福臻召回,改任兵部左侍郎张国维兼任蓟辽总督,全面整顿蓟辽一线长城。

当然不管怎么防,肯定还是避免不了建奴的破关。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适心里默默成行。

话说郑森接到老师钱谦益的书信,意思就是老师我现在在朝堂混得很开,你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但是老师我也能给你安排一个官职,让你报效大明,速速前来。

于是十八岁的郑森就不顾郑芝龙的强烈反对,带着十几个下人跑了。

一路北上,又恰好碰到黄河泛滥,运河堵塞。耽误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到达了京师。

一到京师郑森等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京师居然如此繁华,摩肩擦踵。比南京都繁华多了,更不用说福建那个乡下地方。

郑鸿逵当即不可思议的说道,

“崇祯十三年我到京师来参加武举的时候,京师看起来平平静静。南京比这繁荣多了,这才过去两年,居然两极反转?”

原来郑鸿逵是郑森的叔叔,郑芝龙的堂弟,今年才二十九岁,崇祯十三年的武进士。当时朝堂无人,所有就选了一个没有实权的指挥使回了福建。

因为爹死得早,所以便不受家族的重视。

听到侄子郑森的老师钱谦益如今发达了,便腆着脸和郑森一起到京师来求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魔王的娇妻

星空下的柚子

三国有妖怪

好多牛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封少水

末世重生之星球巨变

打狗的小包子

忠犬,求扑倒[快穿]

一棵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