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和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奉旨填词,明末榆林小衙内,小虾和小妖,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道德楷模、学识渊博的黄大人,马上引经据典,说《诗经》就是上古先民的民歌小调。

比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就是秦国军歌。

现在应该让小衙内,趁着休息阶段,再接再励,多创作几首振奋人心、团结军民的好歌曲。

在所有官员,恶意或者善意的一致推动下,崇尚民主的崇祯皇帝,发布本次朝会的第一道旨意:榆林游击将军尤代忠,奉旨填词。

尼玛,中国历史上,唯一奉旨填词的人,好像是宋朝大才子柳永。

在很多挤眉弄眼、幸灾乐祸官员的鼓动下,有年轻的勋贵大人,开始故意挑逗:“尤才子,御膳好吃吗?”

“额吃的太快,忘了啥味道了。”

大殿里面,再次充满了欢乐气氛。

本着无耻者无敌的原则,尤才子又补了一刀:“额爹十年前,就说我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看着笑成一团,群魔乱舞的大殿,他终于明白,当年那个雄心壮志、呕心沥血的少年天子,就是被这群表面齐心协力,内里各怀鬼胎的伪忠诚高官,给忽悠到煤山上去的。

至于少数的能臣干将,表面上死于贱奴或者流寇,其实都是在一次次内耗和内斗中,灰飞烟灭。

观察许久的刘宗周讲话了:“你怎么想起来组织流浪儿童兵?”

“回这位大人,额少小丧父,大舅也英勇战死。”

“看到那些被贱奴鞑子祸害,导致的孤儿寡母,额就于心不忍。”

“自从与贱奴交战,额们那里至少有五万将士客死他乡,尸骨无存;还有五六万在九边各地戍守;累计七八万残疾士卒,沦为乞丐叫花子,有些甚至流落异乡。”

“陕北地区,不是寡妇就是老弱病残,还要承担赋税徭役,生活苦哇……”

借题发挥的小衙内,趁机抽泣掉眼泪。

曾经为赤贫如洗的大明宗室子弟,仗义执言的刘大人,马上向崇祯皇帝,申请给陕北地区减免赋税,同时给战士家属一定补助。

其他官员马上附和同意。反正花的是朝廷的钱,关自己屁事。这时候不做老好人,才是大傻瓜。

经过乱哄哄的讨论,朝廷决定免除,戍守边关的陕北士卒家属,三年的赋税徭役;战死和伤残士卒家属,一律免除十年。

心愿达成的小衙内,肯定要高呼皇恩浩荡,并当场请少年天子,亲笔为“复仇儿童团”题写军旗字号。

离开紫禁城时,他又装出色迷迷的样子,恳请两位公公,把那个与自己吵架斗嘴的宫女姐姐,想办法捣鼓出来让给自己。

原本就在想办法裁撤人员,节省宫中开支的崇祯,高兴的立刻批准两百宫女。

这样还省的给那个,碰大运立军功,让自己大失所望的榆林傻小子,额外的赏赐奖励,一举两得啊。

两位公公赶紧阻拦,还是批五十个吧,那个穷小子养不活两百宫女啊。

侯氏父子也学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以病重停留在路上寻医问药为由,偷偷躲进根据地。

除了泡温泉和打猎,名为“承德土特产公司”,实为燕山金矿开采的业务,全部移交给他俩,同时负责根据地的安全保卫工作。

习惯了刀光剑影和鲜血淋漓,突然间面对黄灿灿的金矿和铜矿,父子俩没有任何“军转民”的彷徨和不适,立刻爆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在超神,开局创世之力

做只囤囤鼠

妾道

慵懒的淑女

皇帝的道具

落九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