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和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棹刀,明末榆林小衙内,小虾和小妖,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代火攻,因为原材料限制,主要靠浓烟熏呛敌人。现代火灾,其实也是熏死比烧死的人多。

火焰高温还可以毁坏箭羽、弓弦筋角,让其失去原有的杀伤力。

原本躲藏在窑洞里的战马,受到惊吓,拼命跳跃挣扎。窑洞本来就不大,为了防止踩踏受伤,鞑子只能把它们放出去。

在外面的烈焰和浓烟中,晕头转向的战马,几乎都坠落土崖。自然会有老百姓去哄抢和分割。

抓住这个时机,小衙内要求民兵把剩下的二十个火罐,争取精准投掷到窑洞里。

为了尽可能的破坏鞑子弓箭,其他人也按照命令,拼命往窑洞里扔火把。没了战马和弓箭,鞑子就是菜板上的鱼肉。

28个一直看热闹的鞑子奴隶兵,被安排去清理,通向中上层窑洞道路上的障碍物。因为火焰逐渐在熄灭,只剩下缕缕浓烟。

“这帮可恶的鞑子,抢夺你们的财物,奸淫你们的妻女。现在,他们没有了战马,没有了弓箭,就像老虎没有了利爪和牙齿。”

“现在,我们十三条英雄好汉,会冲到最上层的窑洞,跟那里的鞑子们拼命。”

“你们,如果有血性、如果有骨气、如果有卵蛋,就冲上第二层窑洞,砍了那帮狗杂碎。”

“孩儿们,为了不辱没祖宗的英名,跟我冲啊!”

小衙内拿起“长七尺五寸,重五斤官秤”,即长度2.4米,重约3公斤的棹刀,带头跑上黄土崖。这是严格按照明末,郑成功铁人军的大刀数据定制的,只是款式不一样。

棹刀是宋代兵书《武经总要》里八种长柄刀之首,刀身两刃,刃首上阔,山字之制,长柄施鐏,形似三尖两刃刀。

它杀伤力巨大,横扫、竖劈、直刺皆可毙敌,同时兼具长柄刀和长矛的优点于一身,比长矛更适合对抗骑兵。

棹刀在宋代有“南方刀主”的称谓,是当时“万全阵”中主要的突击冷兵器。南宋抗金猛将,绰号“王夜叉”的王德、南宋抗金抗蒙名将孟珙都是使用棹刀的高手。

十二名家丁拿着大少爷配发的长枪、钩镰枪、眉间刀、龙须叉、长柄铁链伽、长柄卜字戟义无反顾的跟了上去。

“列阵!”

小衙内摆出的是前后两排,相互错开的奇怪队列。窑洞门前的空地不大,人多了也展不开。

鞑子头领不是傻瓜,已经听到下面的吼叫声,知道决战时刻到了,也马上组织战兵列阵。

他们的弓箭基本都废了,那些原始天然材料,如弓体上的鱼胶,被火燎一下就失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在超神,开局创世之力

做只囤囤鼠

妾道

慵懒的淑女

皇帝的道具

落九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