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_第十四章 没有选择,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洪承畴突然打破平静,出兵,向松山攻击挺进。

这个举动大大出乎清军的意料,清军总指挥多尔衮(皇太极回家)没有提防,十万人突然扑过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败。

消息传来,皇太极晕了,一年都没动静,忽然来这么一下,你打鸡血了不成?

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于是他立即上马,率领所有军队,前往松山。

但是,有个问题。

当时皇太极,正在流鼻血。

一般说来,流鼻血,不算是个问题,拿张手纸塞着,也还凑合。

但皇太极的这个鼻血,据说相当之诡异,流量大,还没个停,连续流了好几天,都没办法。

但军情紧急,在家养着,估计是没辙了,于是皇太极不顾流鼻血,带病工作,骑着马,一边流鼻血,一边就这么去了。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没有找东西塞鼻孔,却拿了个碗,就放在鼻子下面,一边骑马一边接着,连续两天两夜赶到松山,据说到地方时,接了几十碗。

反正我是始终没想明白,拿这碗干什么用的。

会战地点,松山,双方亮出底牌。

清军,总兵力(包括孔有德等杂牌)共计十二万,洪承畴,总兵力共计十三万,双方大致相等。

清军主将,包括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精锐将领,除个把人外,都很能打。

洪承畴方面,八部总兵主将,除吴三桂外,基本都不能打。

至于战斗力,就不多说了,清军的战斗力,大致和关宁铁骑差不多,按照这个比例,自己去想。

换句话说,要摊开了打,洪承畴必败无疑。

但洪承畴,就是洪承畴。

崇祯十四年(1641)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畴突然发动攻击,率明军抢占制高点乳峰山,夺得先机。

他十分得意,此时他的军中的一个武官对他说了一件事:

占据高地固然有利,但我军粮少,要提防清军抄袭后路。

然而,洪承畴似乎兴奋过度,把那个人训了一顿,说:

我干这行十几年,还需要你提醒?

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这句话,就是他失败的最终原因。

参考消息

松山

松山在河北省易县,以山中多松而得名,距辽宁省锦县南只十八里,山体西侧有松山堡,明宣德间置中屯千户所于此。此地现产煤,面积约为七矿区大小。夏承德用自己的儿子夏舒做人质,换来一个当奸细的机会,于半夜时分引皇太极长子,后来的清肃武亲王由南城登梯子进城放火,从而使松山落入清军手中。

因为就战略而言,固守是最好的方法,进攻是最差的选择,而更麻烦的是,当时的洪承畴,在进攻之前,只带了三天的粮食。

无论如何,只带三天的粮食,是绝对不够的。

所以结论是,一贯英明的洪承畴,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最终导致了战败。

我原本认为,这个结论很对,洪承畴很蠢,起码这次很蠢。

后来我想了想,才发现,洪承畴不蠢,起码这次不蠢。在他看似荒谬的行动背后,隐藏着一个极为精明的打算。

其实洪承畴并不想进攻,他很清楚,进攻极为危险,但他没有办法。

因为有个人一直在催他,这个人的名字叫陈新甲,时任兵部尚书,而这位陈尚书的外号,叫小杨嗣昌。

杨嗣昌同志的特点,是风风火火,玩命了干,能得这个外号,可见陈大人也不白给。

自打洪承畴打持久战,他就不断催促出战,要洪督师赶紧解决问题,是打是不打,多少给个交代。

但洪承畴之所以出战,不仅因为陈尚书唠叨,像他这样的老油条,是不会怕唐僧的。

他之所以决定出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没钱。

我查过资料,明末时期的军饷,以十万人计,吃喝拉撒外加工资、奖金,至少在三十万两白银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