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_第十章 孙传庭,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迎祥很聪明,他立即反应过来,调集手下主力骑兵,准备发动反击,毕竟有三十万人,只要集结反攻,必定反败为胜。

《红楼梦》里的同志们曾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大有大的难处。

高迎祥的缺点,就是他的优点——人太多。

人多,嘴杂,外加刚打败仗,通讯不畅,也没有高音喇叭喊话,乱军之中,谁也摸不清怎么回事,所以高闯王折腾了半天,也没能集中自己的部队。

但高闯王还是很灵活的,眼看兵败如山倒,撒腿就往外跑,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脱离困境。

这是很正确的,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官军都是拿工资的,而拿工资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左良玉,只要把闹事的赶出自己的管辖范围就算数了,没人较真儿。所谓跟踪追击这类活动,应该属于加班行为,但朝廷历来没有发加班费的习惯,所以向来是不怎么追的,追个几里,意思到了,也就撤了。

但是这一次,情况发生了变化。

我说过,卢象昇是一个好人,一个负责任的官员。这一点反映在战斗上,就是认死理,凡事都往死了办。

按照这个处事原则,他追了很远——五十里。

之前我还说过,卢象昇的外号,是卢阎王,虽然长得很白,但手很黑,无论是民军,还是民军家属,只要被他追上,统统都格杀勿论,五十里之内,民军尸横遍野,保守估计,高迎祥的损失,大致在五万人以上。

追到五十里外,停住了。

不追,不是因为不想追,也不是不能追,而是不必追。

摆脱了追击的高迎祥很高兴,现在的局势并不算坏,三年前,他被打得只剩下几千人,逃到湖广郧阳,避避风头,二十天后出山,又是一条好汉,何况手上有几十万人乎?

但安徽终究是待不下去了,他转变方向,向寿山进发,准备在那里渡过黄河,去河南打工。

黄河岸边,他就遇到了明军总兵刘泽清。

刘泽清用大刀告诉他,此路不通。

刘泽清并非猛人,并非大人物,也没多少兵,但是,他有渡口。

他就堵在河对岸,封锁渡口,烧毁船只,高迎祥只能看看,掉头回了安徽。

无所谓,到哪儿都是混。

但在回头的路上,他又遇见了祖大乐。

祖大乐也是辽东系的著名将领,遇上了自然没话说,又是一顿打,高迎祥再次夜奔。

好不容易奔到开封,又遇见了陈永福。

陈永福是个当时没名,后来有名的人,五年后,他坚守城池,把一个人变成了独眼龙——独眼李自成。

这种人,自然不白给,在著名地点朱仙镇(岳飞打金兀术的地方)跟高迎祥干了一仗,大败了高迎祥。

高迎祥终于发现,事情不大对劲儿了,自己似乎掉进了圈套。

他的感觉,是非常正确的。

得知高迎祥攻击滁州时,卢象昇曾极为惊慌,但惊慌之后,他萌生了一个计划——彻底消灭高迎祥的计划。

高迎祥的想法是非常高明的,学习朱重八同志,突袭南直隶,威胁南京,但遗憾的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没有在这里混过。

参考消息

祖大寿的著名先祖

从前,有一个贵族做官的小伙子,大清早天未亮便被鸡鸣吵醒,他不但没有迁怒那只勤快的公鸡,反而说:鸡都醒了!然后用脚踹醒同床密友一起练剑,这个典故就是“闻鸡起舞”,这位主人公便是祖逖。祖逖是东晋初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也是祖大寿的先祖,他出生在世代高官的贵族家庭,从小花钱大手大脚,不爱读书,广结朋友。西晋末东晋初,他家宾客盈门,多为豪杰,很多人喜欢他劫富济贫的任侠之气。每当他的这些朋友被官府抓到,他便出面,作保花钱,将人赎出。这些行为在当时便很有非议,但祖逖仍然我行我素。面对北伐,皇帝的消极态度使得一心想收复失地的他终不得志,卒年五十六岁。

没有混过的意思,就是人头不熟,地方不熟,什么都不熟,所以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绝不能让高迎祥离开,把他困在此地,就必死无疑。

刘泽清挡住了他的去路,祖大乐把他赶到了开封,陈永福又把他赶走,但这一切,只是序幕,最终的目的地,叫做七顶山。

七顶山,位于河南南阳附近,被祖大乐与陈永福击败后,高迎祥逃到了这里,就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等候已久的熟人——卢象昇。

当然,除了卢象昇外,还有其余一干人等,比如祖大乐、祖宽、陈永福等。

此时的高迎祥,手下还有近十万人,就兵力而言,大致是卢象昇的两倍,更关键的是,他的主力重甲骑兵,依然还有三万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