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_第二章 坚持到底的人,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余大成答:

“作乱者必是此人!”

梁廷栋没答理余大成,回头进了内阁。

在梁部长看来,余大成说了个笑话,于是,他就把这个笑话讲给了同在内阁里的大学士周延儒。

这个笑话讲给一般人听,也就是笑一笑,但周大学士不是一般人。

周延儒,字玉绳,常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周延儒同志的名气,是很大的,十几年前我第一次翻明史的时候,曾专门去翻他的列传,没有翻到,后几经查找才发现,这位仁兄被归入了特别列传——《奸臣传》。

奸臣与否不好说,奸是肯定的,此人天资聪明,所谓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那是谦虚的说法,事实上,他是那一年的状元,不但考试第一,连面试(殿试)也第一。

听到这句话,嗅觉敏锐的周延儒立即起身,问:

“余大成在哪里?”

余大成找来了。接着问:

“你认为祖大寿会反吗?”

余大成回答:

参考消息

历史的笑话

周延儒虽然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可惜对于行军打仗却只能说是个蒙事的角儿。崇祯十六年四月,清兵逼近京城,周延儒一反常态自请督师。崇祯非常高兴地准了。周延儒到了怀柔,眼看着八镇兵马各保实力、互不相援而被各个击破,他毫无办法。等清军抢完东西走人了,周大人忙向朝廷报喜说清军已退。不仅如此,他还向因负责镇守怀柔而遭朝野攻讦的兵部右侍郎赵光索贿。赵光身无余财,拿不出钱来,故冤狱数月后竟被斩于京城西市。

“必反。”

“几天?”

“三天之内。”

周延儒立即指示梁廷栋,密切注意辽军动向,异常立即报告。

第一天,十二月二日,无事。

第二天,十二月三日,无事。

第三天,十二月四日,出事。

祖大寿未经批示,于当日凌晨率领辽军撤离北京,他没有投敌,临走时留下话,说要回宁远。

回宁远,也就是反了,皇帝十分震惊,关宁铁骑是精锐主力,敌人还在,要都跑了,这烂摊子怎么收拾?

周延儒很镇定,他立即叫来了余大成,带他去见皇帝谈话。

皇帝问:祖大寿率军出走,怎么办?

余大成答:袁崇焕被抓,祖大寿心中畏惧,不会投敌。

皇帝再问:怎么让他回来?

余大成答:只有一件东西,能把他拉回来。

这件东西,就是袁崇焕的手谕。

好办,马上派人去牢里,找袁督师写信。

袁督师不写。

可以理解,被人当场把官服收了,关进了号子,有意见难免,加上袁督师本非善男信女,任你说,就不写。

参考消息

余大成

召回关宁军后的崇祯五年,余大成主张招抚叛变的孔有德,兵部侍郎刘宇烈也认为孔有德的叛军可以招降。却不想孔有德诈降,诱明军放松警惕,斩杀了莱州知府朱万年。崇祯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撤了余大成的巡抚之职,同时将刘宇烈下狱。崇祯八年,余大成在丢官去职、被发落到广东电白的途中,绕道拜祭了袁崇焕,并写下了著名的《剖肝录》来声明自己真的是袁督师的忠实崇拜者。

急眼了,内阁大学士,外加六部尚书,搞了个探监团,全跑到监狱去,轮流劝说,口水乱飞,袁督师还是不肯,还说出了不肯的理由:

“我不是不写,只是写了没用,祖大寿听我的话,是因为我是督师,现我已入狱,他必定不肯就范。”

这话糊弄崇祯还行,余大成是懂业务的:什么你是督师,他才听你的话,那崇祯还是皇上呢,他不也跑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