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八章 袁崇焕,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说明事态的严重性,他还打了个生动的比方:一旦让孙大人进了京,魏公公立马就成粉了(公立齑粉矣)。

魏公公疯了,二话不说,马上跑到皇帝那里,苦苦哀求,不要让孙承宗进京。当然他的理由很正当:孙承宗带兵进京是要干掉皇帝,身为忠臣,必须阻止此种不道德的行为。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大人毫不慌张,还安慰魏公公说,孙老师靠得住,就算带兵,也不会拿自己开刀的。

这个判断充分说明,皇帝大人非但不傻,还相当之幽默,魏公公被涮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话说完,皇帝还要干木匠活,就让魏公公走人,可是魏公公不走。

他知道,今天要不讨个说法,等孙老师进京,没准儿自己就真成粉末了。所以他开始哭,还哭出了花样——“绕床痛哭”。

也就是说,魏公公赖在皇帝的床边,不停地哭。皇帝在床头,他就哭到床头,皇帝到床尾,他就哭到床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皇帝也是人,也要睡觉,被人哭来哭去,真没法了,只好发话:

“那就让他回去吧。”

有了这句话,魏忠贤胆壮了,他随即命人去关外传令,让孙承宗回去。

然而不久之后,有人告诉了他一个消息,于是他又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孙承宗若入九门,即刻逮捕!”

那个消息的内容是,孙承宗没有带兵。

孙承宗确实没有带兵,他只想上访,不想造反。

所以魏忠贤改变了主意,他希望孙承宗违抗命令,大胆反抗来到京城,并最终落入他的圈套。

事实上,这是很有可能的。鉴于全人类都知道,魏公公一向惯于假传圣旨,所以愤怒的孙承宗必定会拒绝这个无理的命令,进入九门,光荣被捕。

然而,他整整等了一夜,也没有看到这一幕。

孙承宗十分愤怒,他急匆匆地赶到了通州,却接到让他返回的命令。他的愤怒达到了顶点,可是他没有丝毫犹豫——返回了。

孙承宗实在聪明绝顶,虽然他知道魏忠贤有假传圣旨的习惯,但这道让他返回的谕令,却不可能是假的。

因为魏忠贤知道他和皇帝的关系,他见皇帝,就跟到邻居家串门一样,说来就来了,胡说八道是没用的。

然而,现在他收到了谕令,这就代表着皇帝听从了魏忠贤的忽悠,如果继续前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跑路是最好的选择。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回去睡觉,老老实实待着;二、索性带兵进京,干他娘的一票,解决问题。

孙承宗是一个几乎毫无缺陷的人。政治上很会来事,谁也动不了,军事上稳扎稳打,眼光独到,且一贯小心谨慎,老谋深算。所以多年来,他都是魏忠贤和努尔哈赤最为害怕的敌人。

但在这一刻,他暴露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弱点——犹豫。

孙承宗是典型的谋略型统帅,他的处事习惯是如无把握,决不应战,所以他到辽东几年,收复无数失地,却很少打仗。

而眼前的这一仗,他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他放弃。

无论这个决定正确与否,东林党已再无希望。

三十年前,面对黑暗污浊的现实,意志坚定的吏部员外郎顾宪成相信,对的终究是对的,错的终究是错的。于是他决心建立一个合理的秩序,维护世上的公义,使那些身居高位者,不能随意践踏他人,让那些平凡的人,有生存的权利。

为了这个理想,他励精图治,忍辱负重,从那个小小的书院开始,经历几十年起起落落,坚持道统,至死不渝。在他的身后,有无数的追随者杀身成仁。

然而杀身固然成仁,却不能成事。

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党,终究再无回天之力。

其实我并不喜欢东林党,因为这些人都是书呆子,自命清高,还高谈阔论,缺乏实干能力。

小时候,历史老师讲到东林党时,曾说道:东林党人并不是进步的象征,因为他们都是封建士大夫。

我曾问:何谓封建士大夫?

老师答:封建士大夫,就是封建社会里,局限、落后、腐朽的势力,而他们的精神,绝不代表历史的发展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灵师

漫漫何其多

绝顶聪明大至尊

灼星

人间第一刀

持灯者

极道武圣:肉身无敌的我手撕诡异

张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