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四章 毁灭之路,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做了一件坏事,却绝不会后悔愧疚,并为之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坏人,一个纯粹的坏人,一个坏得掉渣的坏人。

参考消息

八千女鬼乱朝纲

《烧饼歌》是一本诗歌体的谶纬之书,相传它的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在这本书中,刘伯温神秘兮兮地对近五百年来的大事都作了一番预言,其中有一句:“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所谓“八千女鬼”,实际上就是将“魏”字分拆了一下。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能猜得出,这就是在说魏忠贤祸国一事。这本书极有可能是近代人事后诸葛亮式的伪作,只不过托名刘伯温罢了。否则刘伯温果真有如此神奇的预测本领,为何算不到自己不能善终呢?

魏忠贤,就是这样一个坏人。

根据史料记载,少年魏忠贤应该是个非常开朗的人,虽然他没钱上学,没法读书,没有工作,却从不唉声叹气,相当乐观。

面对一没钱、二没前途的不利局面,魏忠贤不等不靠,毅然走上社会,大玩特玩,并在实际生活中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性格(市井一无赖尔)。

他虽然是个文盲,却能言善辩(目不识丁,言辞犀利),没读过书,却无师自通(性多狡诈),更为难得的是,他虽然身无分文,却胸怀万贯。具体表现为明明吃饭的钱都没有,还敢跑去赌博(家无分文而一掷百万),赌输后没钱给,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依然无怨无悔,下次再来。

混到这个份儿上,可算是登峰造极了。

然而,混混魏忠贤,也是有家庭的,至少曾经有过。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就给他娶了老婆,后来还生了个女儿,一家人过得还不错。

但为了快乐的混混生活,魏忠贤坚定地抛弃了家庭。在他尚未成为太监之前,四处寻花问柳,城中的大小妓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家里仅有的一点钱财,也被他花光用尽。

被债主逼上门的魏忠贤,终于幡然悔悟。经过仔细反省,他发现,原来自己并非一无所有——还有个女儿。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卖掉了自己的女儿,以极其坚定的决心和勇气,还清赌债。

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也就不是人了。魏忠贤的老婆受不了,离家出走去改嫁了。应该说,这个决定很正确,因为按当时的情形看,下一个被卖的,很可能是她。

原本只有家,现在连家都没了,卖无可卖的魏忠贤再次陷入了困境。

被债主逼上门的魏忠贤,再次幡然悔悟。经过再次反省,他再次发现,原来自己并非一无所有,事实上,还多了件东西。

只要丢掉这件东西,就能找一份好工作——太监。

这并非魏忠贤的个人想法,事实上在当地,这是许多人的共识。

魏忠贤所在的直隶省河间府,一向盛产太监。由于此地距离京城很近,且比较穷,从来都是宫中太监的主要产地,并形成了固定产业,也算是当地创收的一种主要方式。

混混都混不下去,人生失败到这个程度,必须豁出去了。

经过短期的激烈思想斗争,魏忠贤树立了当太监的远大理想。然而,当他决心在当太监的大道上奋勇前进的时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要当一名太监,是很难的。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做太监,是迫于无奈,是没办法的办法。

现在,我要严肃地告诉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太监,是一份工作,极其热门的工作,而想成为一名太监,是很难的。

事实上,太监这个职业之所以出现,只是因为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宫里只有女人。

由于老婆太多,忙不过来,为保证皇帝陛下不戴绿帽子(这是很有可能的),宫里不能进男人。可问题是,宫里太大,上千人吃喝拉撒,重活累活得有人干,女的干不了,男的不能进,只好不男不女了。

换句话说,太监其实就是进城干活的劳工,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工作地点是皇宫。

既然是劳工,就有用工指标,毕竟太监也有个新陈代谢,老太监死了,新太监才能进。也就是说,每年录取太监的比例相当低。

有多低呢?我统计了一下,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而且哪年招还说不准,今年要是不缺人,就不招。

对于有志踏入这一热门行业,成为合格太监的众多有志青年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因为这意味着,在一百个符合条件(割了)的人中,只有十到十五人,能够成为光荣的太监。

事实上,自明代中期,每年都有上千名符合条件(割过了),却没法入宫的太监(候选)在京城等着。

要知道,万一切了,又当不了太监,那就惨了。虽说太监很吃香,但归根结底,吃香的只是太监的工资收入,不是太监本人。对于这类“割了”的人,人民群众是相当鄙视的。

所以众多未能成功入选的太监候选人,既不能入宫,也不能回家,只能在京城混,后来混的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京城社会治安的稳定。为此,明朝政府曾颁布法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阉割。

我一直相信,世事皆有可能。

太监之所以如此热门,除了能够找工作、混饭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权力。

公正地讲,明代是一个公正的朝代。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哪怕是八辈贫农,全家只有一条裤子,只要出个能读书的,就能当官,就能进入朝廷,最终掌控无数人的命运。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条道路虽然公正,却不平坦。

因为平凡的人是很多的,且大都不安分。要想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走着上去是不行的,一般都得踩着上去——踩着那些被你淘汰的人。

明朝的进士,三年考一次,每次录取名额平均一百多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能进入朝廷,看见皇帝大人尊容的,只有三四十人。而决定所有人命运的,只是那张白纸和几道考试的题目。

同一张纸,同一道题目,同一个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