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6部_第二章 天才的对弈,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翰林就这样踌躇满志地迈进了帝国的官场,准备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然而现实对他说——一边凉快去。

在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翰林院新人、七品编修高拱唯一的工作是整理文件,以及旁观。

他看到了郭勋在监牢里被人整死,看到了夏言被拉出去斩首,看到了严嵩的跋扈、徐阶的隐忍,他很聪明,他知道如果现在去凑这个热闹,那就是找死。

直到嘉靖三十一年(1552),他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在这一年,他成了裕王府的讲官。

对于籍籍无名、丢进人堆就没影的高翰林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高拱牢牢地抓住了它。

自从嘉靖二十八年(1549)太子去世以后,嘉靖就没有立过接班人,不但不立,口风还非常之紧,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景王若即若离,时远时近。

这件事干得相当缺德,特别是对裕王而言。按年龄,他早生一个月,所以太子应该非他莫属,但嘉靖同志偏偏坚信“二龙不相见”理论,皇帝是老龙,太子就是青年龙,为了老子封建迷信的需要,儿子你就再委屈个几十年吧。

不立太子也就罢了,可让裕王想不通的是,按照规定,自己的弟弟早该滚出京城去他的封地了,可这位仁兄仗着没有太子,死赖着就是不走,肚子里打什么算盘,地球人都知道。

于是一时之间群魔乱舞,风雨欲来,景王同志还经常搞点儿小动作,整得裕王不得安生,唯恐到嘴的鸭子又飞了,整日提心吊胆,活在恐惧之中。

在这最困难的时刻,高拱来到了他的身边,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位讲官除了耐心教授知识之外,还经常开导裕王,保护他不受侵扰,日夜不离。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高拱不求升官,也不图发财,像哄小孩一样地哄着这位软弱的王爷,并用自己的行动对他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面包会有的,烧饼会有的,皇位也会有的,就算什么都没有,也还有我。

所以在那些年,虽然外面腥风血雨,裕王这里却是风平浪静、安然无恙,有高门卫守着,无论严嵩、徐阶还是景王,一个也进不来,比门神好用得多。

裕王很感激高拱。

关于这一点,严嵩清楚,徐阶也清楚。

于是高拱就成了抢手货,双方都想把他拉到自己这边。严嵩当政的时候,高拱从一个讲官被提拔为太常寺卿(三品)兼国子监祭酒,成了高级官员。

高拱没有推辞,他慨然就任,却不去严嵩家拜码头:朝廷给我的官嘛,与你严嵩何干?

参考消息

徐阶之恩

所谓官场风波,不看从前也要看今后。高拱在仕途上没少受徐阶的关照,他的入阁就是徐阶的举荐。嘉靖四十四年,高拱主持乙丑会试,题目文辞不恭,惹得嘉靖震怒。这次的会试题目,出现了“其死也哀”一词,第三题又含有两个“夷”字。嘉靖喜好修仙,最爱“生”、“升”等吉祥话,而最忌“死”、“落”等语。又因苦于倭寇、蛮夷等侵扰,看见“夷”字就不舒服。也亏得徐首辅按得下心思,出面保举,高拱才化险为夷,免遭一劫。

等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退休了,徐阶当政,高拱再次升官,成了礼部副部长。没过多久,他再进一步,任正部级礼部尚书。

傻子也知道,这都是徐阶提拔的结果,然而,高拱却依然故我,官照做,门不进,对徐大人的一片苦心全然无视。

说句实诚话,徐阶对高拱是相当不错的,还曾经救过他一次:原先高拱曾经当过会试的主考官,不知是哪根神经出了岔子,出了个惹事的题目,激怒了嘉靖。皇帝大人本打算打发他回家种地,好在徐阶出面,帮高拱说了很多好话,这才把事情解决。

现在徐阶又一次提拔了高拱,把他抬进了内阁,然而,高拱的反应却大大地出乎徐阶的意料。

他非但不感激徐阶,还跟徐阶捣乱,自打他进内阁的那天起,就没消停过。而闹得最大的,无疑是值班员事件。

当时的内阁有自己的办公楼,按规定,内阁成员应该在该处办公,但问题是,嘉靖同志并不住在寝宫,总是待在西苑。当大臣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把握皇帝的心思,对这么个难伺候的主,要是不时时刻刻跟着,没准明天就被人给灭了。所以,但凡内阁大臣,都不去内阁,总是待在西苑的值班房,且赖着不走。

终于有一天,嘉靖没事散步的时候去了值班房,一看内阁的人全在,本来还挺高兴,结果一盘算,人都在这儿待着,内阁出了事情谁管?

嘉靖不高兴了,他当即下令,你们住这儿可以,但要每天派一个人去内阁值班,派谁我不管,总之那边要有人盯着。

于是内阁的

大臣们开始商量谁去,当然了,谁都不想去,等了很久也没看见人自动请缨,于是徐阶发话了:

“我是首辅,责任重大,不能离开陛下,我不能去。”

话音还没落,高拱就发言了:

“没错,您的资历老,应该陪着皇上。我和李春芳、郭朴都刚入阁不久,值班的事情您交给我们就是了。”

徐阶当时就发火了。

从字面上看,高拱的话似乎没错,还很得体,但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徐阶自然明白这位下属的真正意思,估计高拱先生说话时候的语气也有点儿阴阳怪气,所以二十多年不动声色的徐首辅也生气了:严嵩老子都解决了,你小子算怎么回事?

虽然发火,但是涵养还是有的,徐阶同志涨红了脸,一言不发,扬长而去。

所以看起来,高拱似乎有点儿不识好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但凡混朝廷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不欠人情,欠了要还。

这才是高拱与徐阶两个人的根本矛盾所在,徐大人认为高拱欠了他的人情,高拱认为没有。

徐阶不是开慈善机构的,他之所以提拔高拱,自然是看中了他的裕王背景,虽说自己现在大权在握,但毕竟总有下岗的一天,要是现在不搞好关系,到时高拱上台,想混个夕阳无限好自然死亡就难了。

可惜高拱也很清楚这一点,要知道,在斗争激烈的嘉靖年间生存下来,官还越做越大,绝不是等闲之辈能做到的,他早就看透了徐阶的算盘。

按照皇帝现在的身体,估计熬个几年就能升天了,到时候裕王必定登基,我高拱自然就是朝廷的首辅,连你徐阶都要老老实实听我的话,哪要你做顺水人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