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5部_第十四章 侵略者的末,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后的戚继光开始了奔波。兵部有领导下来,他请客,他到兵部去,还是他请客。而酒桌上拜把子拉兄弟更是家常便饭。大家都认为戚继光够朋友、够大方。久而久之,他在兵部扎下了根,上级领导对他也十分重视。

但这并不是他的目的,戚继光知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他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陆炳,找到一个真正的靠山。

在戚继光的靠山名单中,两个人的名字最先被划掉。第一个就是严嵩。因为他很清楚,胡宗宪是严党分子,如果自己要绕过胡宗宪结交严嵩,必定死无葬身之地,更为重要的是,严老贪胃口很大,要请他吃饭,先要数数自己荷包里有多少钱。

第二个是徐阶,这个人也不能考虑。虽然戚继光对他有好感,但毕竟在朝廷中,他处于下风,如果投靠此人,就等于与严嵩为敌,没准儿会比徐大人死得更早。

两位大哥被排除后,戚继光开始继续寻找。而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将来必定前途远大,于是他在自己的名单上记下了这个人——高拱。

他的眼光确实精准。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因为这位高拱虽然官职不高,却是一个十分孤傲嚣张的人,而且此人还有个最大的特点——不收贿赂。

换句话说

,这个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既不要钱,也不要女人。当然,高拱同志绝对不是无欲则刚,他只是将所有的欲望放在了一件事上——权力,他的最终目的是夺取帝国的最高统治权,而这是戚继光绝对无法满足的。

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戚继光感到前途渺茫的时候,他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人,此人是高拱的副手,时任国子监司业,相当于中央大学副校长,为人深谋远虑,极有发展前途。于是戚继光的名单上又增加了一个名字,也是最后一个名字——张居正。

这就是后来那对黄金搭档的起始。至于戚继光如何与张居正交好,实在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戚继光很会来事,而在某些方面,张居正也不正。

戚继光就这样稳定了他的地位。事实证明,他是有远见的,以至于后来胡宗宪完蛋,他依然屹立不倒数十年,这都归功于他的交际工作。

交际是要钱的,而以戚继光的级别待遇,即使借高利贷也不经用,所以闭着眼睛也能猜到,他有着除工资之外的经济来源。

这就是戚继光的另一面,似乎很不得体,似乎见不得人,似乎应该受到谴责。但你应该知道,他镇守东南之时,“百姓欢悦,倭寇丧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因他而保全;他离职之时,“领将印三十余年,家无余田,惟集书数千卷而已”。他的所有收入,无论正当与否,都用于了交际,而他自己,是清白的。

在现实面前,绝不妥协的杨继盛是伟大的,因为他历经磨难,坚持了自己的理想:舍身取义,报效国家。但妥协的戚继光,同样是伟大的,因为一个同样崇高的理想。

嘉靖三十年,戚继光驻守蓟门,那年他二十四岁。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并不安分,除了值班看书外,还喜欢到处乱逛,而事情正是发生在他闲逛的时候。

有一天,他外出远行,路过一座寺庙,看见里面烟雾缭绕,便下马进去看热闹,发现原来是有人在讲长生之道。

嘉靖年间,长生之道十分盛行,因为皇帝大人喜欢,老百姓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但他们没有嘉靖同志那样的炼丹技术和原料,又想赶时髦,所以只能一堆人聚在一起吹吹牛,实在比较无聊。

然而,正是在这个无聊的聚会上,戚继光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鉴于无法实践,且吹牛不用上税,大家开始积极讲述自己的长生观点,比如烧香拜佛、早上跑步、少吃多睡等。某些热衷者趁机四处搭话,劝人炼丹修道,戚继光也成为了他们的发展对象。面对着这片乌烟瘴气的混乱,戚继光的忍耐终于到了极点,他站了起来,高声说道:

“于长生之道,我也有所心得,愿与诸位共享。”

于是现场肃静下来,一个嘹亮的声音响彻整座寺庙:

“鞠躬尽瘁,夕死无憾,此即长生之术!”

然后他走出寺门,在所有人诧异的眼光中骑马扬长而去,一切都源自于此。之后他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

戚继光抗倭主要战绩

凯歌

在经营仕途的同时,戚继光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倭寇的打击,多次全歼敌军,所谓“遇戚不得活”,实在是倭寇们的一致心声。也正是由于他太过生猛,除了几个愣头青外,老牌倭寇们都不敢去浙江,连经过他的防区,都要绕很远。

但倭寇们也得吃饭,戚继光断了他们的活路,他们只好另找地方抢劫,而这个新的开工地点,就是福建。

于是从嘉靖四十年起,倭寇们大肆入侵福建,其扩张力和战斗力十分惊人,当地明军不是对手,于是短短一年之间,北到福清,南到漳州,全部陷入敌手。

福建巡抚又扛不住了,只能再次向朝廷上书,但这次不是告状,而是请求胡宗宪支援,拉自己一把。

对此,嘉靖十分重视,他直接命令胡宗宪,火速派戚继光前去驰援。另一场战役的序幕就此拉开,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开始,却没人料到它的结局,胡宗宪和戚继光也不例外。

在福建,戚继光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福建监军副使汪道昆,面对这位满头大汗、急得火烧眉毛的当地官员,戚继光镇定地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敌人在哪里?”

而他得到的回答是:“到处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