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4部_第三章 传奇就此开始,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从这首诗中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

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时年十二岁。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味道,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个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后世有人称之为辩证法。

王华作出了一个不寻常的承诺。当时的居庸关外早已不是朱棣时代的样子,蒙古骑兵经常出没,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出关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情。但王华经过考虑,最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不久之后,他就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华原本只是想带着儿子出来转转,踩个点而已,可王守仁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

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参考消息

王守仁的偶像

从居庸关回来的当晚,王守仁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拜谒了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祠庙,有感于马援“马革裹尸”的豪言,他居然在梦中赋诗一首:“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马援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嘉靖七年,王守仁广西平叛归来,在归途中意外路过一处伏波庙,他不顾重病在身,执意前去拜谒。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已垂垂老去,王守仁遂叹道:“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感慨中,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踌躇满志。没过多久,他便溘然长逝了。

据查,发言者王守仁,此时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作出了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的家伙),劈头盖脸地向王守仁打

去,一边打还一边说:

“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王华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万万想不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还真是啥都敢想敢干。

也许过段时间,他就会忘记这些愚蠢的念头。王华曾经天真地这样想。

也许是他的祈祷产生了效果,过了不久,王守仁又来找他,这次是来认错的。

王守仁平静地说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多谢父亲教诲。”

王华十分欣慰,笑着说道:

“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努力读书,将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贤!”

这次王华没有再沉默,他迅速作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小子手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