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4部_第二章 斗争,还是隐,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文升下岗记

在马文升的老家河南禹州有个传说。马文升棋艺精湛,有位后宫娘娘听说,便要与其对弈切磋。正当棋局胶着之时,在一旁侍奉的刘瑾心生歹意,故意将棋子碰落,其中一枚便掉到了娘娘的脚尖处。马文升慌忙去捡,不小心碰到了娘娘的鞋,马文升走后,刘瑾便添油加醋地向皇上打起了小报告。皇上听说,怒火中烧,就要寻马文升的晦气。而马文升这边呢,越想越觉得这种事情浑身是嘴也难说清,索性致仕返乡。不过这始终是传言,明代后宫管理严密,身为外臣的马文升同内廷女官说话的机会都很少,遑论与皇帝的女人坐在一起喝茶对弈了。

马文升和刘大夏万万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不但没吓唬住,还被反咬了一口。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伤心之下,他们各自离职回家。

发出那个声音的人,叫做刘瑾。

刘瑾,陕西人,出生年月日不详,这也是个正常现象,家里有识字认数记得生日的,一般不会去做太监。

这位刘先生原本姓谈,是个很坚强而且胆子很大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是自宫的。

当然了,他自宫的动机并不是因为捡到了《葵花宝典》之类的武功秘籍,之所以走上这条路,只是因为他想找个工作。为了求职就拿刀子割自己,这样的人自然很坚强。

更悬的是,自宫也不一定有工作,当时想当太监的人多了去了,没点儿门路你还进不去,万一进不了宫,割掉的又长不回来,那可就亏大了。敢搞这种风险投资的人,是很有几分胆量的。

这位预备宦官还算运气好,一个姓刘的太监看中了他,便安排他进了宫,此后他就改姓刘了。

公正地讲,刘瑾是一个很有追求的太监,他进宫之后勤奋学习,发愤用功,很快具备了初级文化水平,这在宫里已经是很难得了,于是他被选为朱厚照的侍从。

从王振到刘瑾,他们的发家之路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即使当了太监,也应该坚持学习。还是俗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

当刘瑾看到不爱读书、整日到处闲逛的朱厚照时,他

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了。只要能够哄住这个爱玩的少年,让他随心所欲地玩乐,满足他的需求,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当然了,刘瑾并不是唯一的聪明人,还有七个人也发现了这条飞黄腾达的捷径。他们八人也因此被授予了一个极为威风的称号——八虎。

朱厚照很快发现,与那些整日板着脸训人的老头子相比,身边这些百依百顺的太监更让他感到舒服。于是他给予这些人充分的信任,将宫中大权交给了他们,还允许他们参与朝政,掌握国家大权。

有了皇帝的支持,刘瑾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这位刘先生实在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充分吸取了前几任太监的经验教训,将自己的手伸向了一个新的领域——文官集团。

刘先生很清楚,自己虽然得宠,归根结底也只是个太监,要想长治久安,稳定发展,就必须拉拢几个大臣,刘健、李东阳这些人自然不买他的账,但他知道,要在读书人中间找几个软骨头的败类并不困难。

经过仔细观察,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吏部侍郎焦芳。接触一段时间后,双方加深了了解,达成了共识,决定从今以后狼狈为奸,共同作恶。

焦芳,河南泌阳人,进士出身,还是个翰林,但你要是把他当成文弱书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想当年,万安在内阁管事的时候,大学士彭华推荐晋升学士人选,漏了焦芳,这位兄台听到消息,当即表示,我要是当不上学士,就拿刀在长安道上等彭华下班,不捅死他不算完。

彭华听到消息,吓得不行,把焦芳的名字加了上去,事情这才了结。

这位焦兄弟如此彪悍,在中进士之前估计也是在道上混的,被拉入伙实在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焦芳就这样成了刘瑾犯罪集团的骨干成员,考虑到投靠太监毕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焦芳并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一切都在暗地里进行着。

刘瑾的行动终于引起了文官集团的警觉,马文升和刘大夏的离去也让他们彻底认识了即将到来的危险,必须动手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不同的选择

刘健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多年在官场滚打的经验告诉他,如果再不收拾局面,后果不堪设想,而想要除掉“八虎”,单靠内阁是绝对不够的。

要获得最后的胜利,必须发动文官集团的全部力量,发动一次足以致命的攻击。

基于这个认识,他找到了户部尚书韩文,布置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第二天,进攻开始。

这一天,朱厚照收到了一份奏折,他并不在意地翻阅了一下内容,立刻被吓得胆战心惊!

这份奏折不但像账本一样,列举了他登基以来的种种不当行为,还第一次大胆地把矛头直接对准刘瑾等人,表示再也无法容忍,必须立刻杀掉“八虎”,如果朱厚照不执行,他们决不甘休。

此奏折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李梦阳,要说他也确实名不虚传,写作水平极高,引经据典,短短的几千字就把刘瑾等人骂成了千古罪人、社会垃圾。

但是朱厚照害怕的并不是这份奏折的内容,也不是奏折的作者,类似这种东西他已经见过很多次,习以为常了,真正让他畏惧的,是这份奏折的落款——六部九卿。

六部大家都知道了。而所谓九卿,就是六部的最高长官——六位尚书,加上都察院最高长官、通政司最高长官和大理寺最高长官,共计九人,合称九卿。

这一举动,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内阁全体成员发动弹劾,威胁皇帝答应他们的条件和要求。

刘健不愧是老江湖,他一眼就看穿了刘瑾等人的虚实,根本不与他们纠缠,而是发动内阁各部,直接威逼皇帝。他早已打好了算盘,虽然这位皇帝闹腾得厉害,毕竟只是个小孩子,禁不住大人吓唬,只要摆出拼命的架势,他是会服从的。

参考消息

彪悍的李梦阳

李梦阳生性耿直,疾恶如仇。当时张皇后之弟张鹤龄横行霸道,李梦阳写了一封五千字的奏折,指名道姓地痛斥这位炙手可热的国舅,惹得张皇后这边到朱樘面前哭诉,让他处罚李梦阳。不得已,朱樘让李梦阳蹲了一个月的监狱,也训斥了张鹤龄,可谓各打五十大板。谁知冤家路窄,一天李梦阳恰好碰到了趾高气扬的张国舅,立刻怒不可遏,破口大骂,越骂越觉得不解恨,索性抽出马鞭,张国舅躲闪不及,被打得满身是血,门牙也掉了两颗,但此后再没敢找过李梦阳的麻烦。

六部九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灵师

漫漫何其多

绝顶聪明大至尊

灼星

人间第一刀

持灯者

极道武圣:肉身无敌的我手撕诡异

张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