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2部_第十二章 郑和之后,,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话实说,在中国强盛之时,虽然也因其势力的扩大与外国发生过领土争端和战争(如唐与阿拉伯之战),也曾发动过对近邻国家的战争(如征高丽之战),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外交政策还是比较开明的,我们慷慨地给予外来者帮助,并将中华民族的先进科学文化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地,四大发明就是最大的例证。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中国胸怀远人的传统和宗旨:

以德服人。

现在中国又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经过长期的战乱和恢复,以及几位堪称劳动模范的皇帝的辛勤耕耘,此时的华夏大地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粮银充足,是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地上的事都折腾明白了,再折腾,就只能去海上了。

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西洋,需要说明的是西洋这个名词在明朝的意义与今日并不相同,当时的所谓西洋其实是现在的南洋,之前的朝代虽也曾派出船只远航过这些地区,但那只是比较单一的行动,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海的那边到底有些什么,人们并不是十分清楚,而朱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之所以被认为是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绝非由于仁慈或是和善,而是因为他做了很多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现在,朱棣将把一件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交给郑和来完成,这是光荣,也是重托。

郑和成为下西洋舰队统帅的不二人选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郑和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但具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还久经战争考验,军事素养很高,性格坚毅顽强,最后,他要去的西洋各国中有很多都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自己就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

按说这只是一次航海任务而已,何必要派郑和这样一个复合型人才去呢,然而事实证明,郑和此次远航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大海而已。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眼前的茫茫大海。

他明白自己此次航程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但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创造一段历史,将会被后人永远传颂的历史。

自幼年始向往的大海现在就在他的眼前,等待着他去征服!一段伟大的历程就要开始了!

扬帆!

无敌舰队

看了下面的介绍,相信你就会认同,除了无敌舰队外,实在没有别的词语可以形容他的这支船队。

托当年一代枭雄陈友谅的福,朱元璋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这也难怪,当年老朱在与老陈的水战中吃了不少亏,连命也差点搭进去。在他的鼓励下,明朝的造船工艺有了极大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宝船,这船到底有多大呢,“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大家可以自己换算一下,按照这个长度,郑和大可在航海之余举办个运动会,设置个百米跑道绝对不成问题。

而这条船的帆绝非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单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它有十二张帆!它的锚和舵也都是巨无霸型的,转动的时候需要几百人喊口号一起动手才能摆得动,南京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挖掘过明代宝船制造遗址,出土过一根木杆,这根木杆长十一米,问题来了,这根木杆是船上的哪个部位呢?

鉴定结论出来了,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根木杆不是人们预想中的桅杆,而是舵杆!

参考消息

郑和的起程仪式

郑和出海时,所有舰船分为五个纵队:前营、左营、中军、右营、后营。这其中,有旗舰,有护卫舰,有补给舰,还有其他各种专业船只。起锚前,要吹哱啰,即一种用海螺制成的号角。随着三声炮响,吹第一次,舰队逐一拔锚起碇;紧接着,中军船开始擂鼓,升行旗,第二次吹起,各船开始起篷升帆;然后第三次吹响后,郑和的无敌舰队起航,缓缓驶出港口。

郑和船队的鱼形编队

如果你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我可以说明一下,桅杆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所谓舵杆只不过是船只舵叶的控制联动杆,经过推算,这根舵杆连接的舵叶高度大约为六米左右。也就是说这条船的舵叶有三层楼高!

航空母舰,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这种宝船就是郑和舰队的主力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旗舰,此外还有专门用于运输的马船,用于作战的战船,用于运粮食的粮船和专门在各大船只之间运人的水船。

郑和率领的就是这样的一支舰队。

他带了多少人下西洋呢?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说句实话,从这个数字看,这支船队无论如何也不像是去寻人或是办外交的,倒是很让人怀疑是出去找碴儿打仗的。但事实告诉我们,

舰队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鲜血,只有和平和友善。

强而不欺,威而不霸,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郑和的船队向南航行,首先到达了占城,然后他们自占城南下,半个月后到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但凡由马六甲海峡去非洲必经此地,在当时,这里也是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地方,当然,当时这地方还没有统一的印度尼西亚政府。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也搞不清当时岛上的政府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郑和的船队到达此地后,本想继续南下,但一场悲剧突然发生了,船队的航程被迫停止了,而郑和将面对他的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艰难考验。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统治爪哇国的有两个国王,互相之间开战,史料记载是“东王”和“西王”,至于到底是些什么人,那也是一笔糊涂账,反正是“西王”战胜了“东王”。“东王”战败后,国家也被灭了,“西王”准备秋后算账,正好此时,郑和船队经过“东王”的领地,“西王”手下的人杀红了眼,也没细看,竟然杀了船队上岸船员一百七十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香橙大魔王

一日三省吾师

于一画

魔法炼气士

夕外

天魔之引

丁朿

人鱼陷落

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