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2部_第七章 离胜利只差一,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参考消息

用人不疑

淝河激战时,平安麾下裨将火耳灰一马当先,手持长矛,直奔朱棣而来,冲到距离朱棣仅十几步远的地方。火耳灰原是朱棣的部下,朱棣起兵后才归于平安麾下。朱棣爱其骁勇,不忍伤他,只命侍卫射杀了他的坐骑,然后将其生擒。火耳灰的部下哈三帖木儿也是条汉子,见火耳灰被俘,也挺枪突入阵中,结果以同样的方式被生擒。战后,朱棣当天就释放了他们,并授火耳灰为指挥,哈三帖木儿为百户,让他们充当近侍,带刀宿卫。诸将以为人心难测,纷纷劝阻。朱棣却不以为然,后来此二人果然忠心不二。

朱棣的最后冲击

然而平安万没料到的是,跑步前进的朱棣并没有忘了自己,朱棣已经在淝河预备了礼物相送,权当是感谢平安率军为他送行。

当平安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淝河时,立刻遭到了朱棣的伏击。原来朱棣为了切掉这根讨厌的尾巴,已经在这里埋伏了两天,等平安军一到,立刻发动了进攻。平安没有想到,追了一个多月的朱棣竟然在这里等待着自己,全军毫无防备,被轻易击溃。平安反应很快,立刻扯着自己的战马继续狂奔,只是奔跑的方向与刚才的完全不同而已。而他的残余部队也纷纷效仿,平安这一个月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地跑来,跑去。

朱棣的攻击虽然打垮了平安,但也减慢了自己军队的前进速度,而南军也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追击的部署,重新集结人马追了上来。朱棣也终于明白,盛庸等人是不会让他安心上路的,只有解决掉这些后顾之忧,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五月,南军和北军终于正式相

遇在睢水附近的小河,南军的统帅依然是平安。事实证明,如果光明正大地开打,北军是没有多少优势的。双方经过激战,北军虽然略占优势,但一时之间也无法打败这只拦路虎,而此时正值南军粮草不足,朱棣判断,现在正是南军最为虚弱的时候,如果发动总攻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朱棣从来都不是一个光明正大出牌的人,他还是用了自己拿手的方法——偷袭。

他如往常一样在河对岸排布士兵,却把主力连夜撤到三十里外,趁着三更半夜渡河对南军发动了进攻。朱棣晚上不睡觉,摸黑出来亲自指挥了偷袭,他本以为这次夜渡对岸一定能够全歼南军,但他也没有料到,在对岸,他会遇到一个曾给他带来很多麻烦的老熟人。

朱棣整队上岸之后便对平安军发动了进攻,平安军果然没有防备,阵脚大乱。

参考消息

神仙的指示

建文四年五月七日,朱棣兵锋逼近泗州。当地守将周景态度很坚决——燕军还没到,他就在城外张罗投降仪式了。朱棣问他为何如此积极,周景回答说当地寺中有个僧伽神,有问必答,很是灵验。大军还未到时,他就跑去寺中拜神,求问守与降哪个吉利。当天晚上神就在梦里显灵:“兵临城下,速降则吉,不降则凶。”于是他便马不停蹄地降了。朱棣正需要这样的表率,自然大喜,夸他先知先觉,心诚则灵,并立刻为他加官晋爵。

就在全军即将崩溃之际,一支军队出现了,这支军队正是南军的援军,带队的就是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他带领部队日夜兼程,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立刻命令军队投入进攻。

朱棣万没料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深夜里又多出一支军队来,在糊里糊涂地挨了徐辉祖几闷棍后,他意识到大事不好,随即率领全军撤回。徐辉祖趁势大败北军,并斩杀了北军大将李斌。

朱棣的这次夜袭可以用偷鸡不着蚀把米来形容,不但没有完成战略任务,反而丢了不少士兵的性命。而更大的麻烦还在等待着他。

回到大营后,将领们长久以来积累的愤怒终于爆发了,他们一直背负着反贼的罪名,拿着自己的脑袋去拼命,虽然朱棣带给过他们很多胜利,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他们也已看出,胜利似乎还很遥远。此次出征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直扑京城,但现在遭遇大败,却连京城的郊区都还没有看到。

掉脑袋的事情,是决计不能马虎的,至少要讨个说法。于是他们纷纷向朱棣进言,要求渡河另找地方扎营(其实就是变相撤退)。

其实朱棣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所谓直捣京城不过是个许诺而已,怎么可能当真?何况路上有这么多车匪路霸,要想唱着歌进城只怕是难上加难,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后撤军心必然大乱,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他一如既往地用坚决的语气说道:

“此战有进无退!”

然后,他下令愿意留在此地的站到右边,愿意渡河的站在左边。朱棣又打起了如意算盘,一般这种类似记名投票之类的群体活动都是做做样子,他相信谁也不敢公开和他作对,但这一次,他错了。

将领们呼啦啦地大都站到了左边。这下子朱棣就真没办法了,他十分生气地说道: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在这个困难的时候,朱能站了出来,他支持了朱棣,并大声对那些将领们说道:

“请诸位坚持下去吧,当年汉高祖刘邦十战九不胜,最终不也占据天下了吗?现在敌军已经疲弊,坐困于此地,我军胜利在望,怎么能够有退却的念头呢?”

将领们都不说话了,这倒未必是他们相信了朱能的话,而是由于张玉死后,朱能已经成为第一大将,素有威信,且军中亲信众多,得罪了他未必有好果子吃。经过这一闹,该出的气也出了,该说的话也说了,反正已经上了贼船,就这么着吧。

朱棣以一种近似感恩的眼神看着朱能,看着在这艰难时刻挺身而出支持他的人。他也曾经动摇过,但严酷的现实告诉他,必须坚持下去,就如同以往一样,不管多么困难,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希望的。

战争的胜负往往就取决于那“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

灵璧,最后的胜利

似乎是要配合朱棣的决心,朝廷方面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说北军即将失败,应该把徐辉祖调回来保卫京城,于是刚刚取胜的徐辉祖又被调了回去。留在小河与朱棣对峙的只剩下了平安和何福。由于感觉此地不易防守,两人经过商议,决定合兵到灵璧坚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灵师

漫漫何其多

绝顶聪明大至尊

灼星

人间第一刀

持灯者

极道武圣:肉身无敌的我手撕诡异

张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