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三章,清和,来自远方,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瑄在前宁王府前下马,恰好遇到从府内走出的杨铎。

“国公爷。”

杨铎抱拳,侧身让到一侧,沈瑄将马-鞭-交给亲卫,单手挥开大氅,回礼道:“杨指挥。”

同样的长身玉立,俊秀挺拔。

也同样的煞气凌人,让人想退避三尺。

定国公的亲卫习惯了,跟随杨铎的锦衣卫也锻炼出来了,只有守卫王府的边军手脚僵硬,头皮发麻,想动一动都困难。

下意识的搓搓胳膊,怎么好像更冷了?

沈瑄奉召前来,杨铎身有要务,见礼之后,未多做寒暄,前者取出腰牌,进了王府,后者接过缰绳,翻身上马。

骏马嘶鸣,马蹄溅起碎雪,向城门飞驰而去。黑色的斗篷随风翻飞,带起彻骨的朔风。

走上石陛,沈瑄突然驻足。

锦衣卫指挥使在此,天子下令大军延缓出塞,又匆匆将他召回,莫非是南边出事了?

承运殿暖阁内,孟清和垂首立在堂下,将同乞列该的谈话一字不漏上报朱棣。瓦剌和女真更是重点提及。

“瓦剌也就罢了,女真?”

朱棣疑惑的看向孟清和,很是不解。

女真骑兵的确善战,可单以女真部落的人数,朵颜福余泰宁三卫,调遣其一,就能彻底压服。需要费这么多的心思和力气?

和盘托出历史上曾发生的一切,实不可行。一个不好,更会被当做妖孽收拾掉。孟清和只能尝试冒险,让永乐帝意识到,来自辽东的威胁未必下于草原。

“自残元-分—裂,瓦剌鞑靼居于草原,兀良哈游牧辽东,洪武朝归附,为我大明守卫门户。陛下圣明,武功盖世,威远弗界,兀良哈自俯首顺服。”顿了顿,话锋一转,“然事无绝对,若有如安南黎氏者,天生反骨,虽不能撼我朝基石,终将埋下祸患。”

朱棣陷入了沉思,孟清和再接再厉,“女真生于白山黑水,勇悍凶蛮,为壮大部落,常掳掠人口,或奴役,或以为战力。长此以往,其所害不下鞑靼。朝廷虽在辽东设立军民指挥使司,授归附部落头目官职,终人心不满,如建州卫指挥使呵哈出,正为野心之辈。当加以防备,不可放松。”

严格来讲,这番话已有些过界,更有危言耸听,扰乱社会安定嫌疑。换个人,碰上永乐帝心情不好,百分百会拖出去,不砍头也要下锦衣狱。

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别说孟清和只是个小小的一等伯,换做国公,照样吃不了兜着走。

幸运的是,孟清和早被朱棣划入自己人范畴,又爱惜其才,对他的宽容度,远非一般朝臣能比。

思及同道衍的几番长谈,永乐帝没有被惹恼,而是凝眉深思,思考孟清和话中提及的“隐患”。

良久,朱棣才道:“卿所言确有道理。”

永乐帝不是莽夫,否则也不会有“燕王善谋”一说。

他十分清楚,北边的邻居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没想到的是,不起眼的女真,也会大明造成威胁。

鞑靼瓦剌,拉一个打一个,不打不服,打到服为止。

兀良哈,一直是大棒甜枣并用,效果始终不错。

若非考虑到兀良哈在边界起到的作用,朱棣会允许壮汉们-走-私?想想都不可能。

至于女真,该如何处置?

打?现阶段还不值得。

拉?该拉拢哪一个?

“依卿之见,可以兀良哈压制女真?”

“此其一。”孟清和道,“臣以为,辽东都司距女真各部尚远,不易管理。可于极北之地再设都司,朝廷遣掌印官,其他军官,边军女真各半。并许女真各部遣头领之子入北京国子监,或入儒学。教导其为大明属臣之荣,仿照哈密忠顺王脱脱之例……”

话没说完,殿外有宦官通禀,定国公请见。

“瑄儿回来了?”朱棣神情一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间四月芳菲尽

卿清

神级小农民

沉荒

我的妹妹才不听话

离合一通

戏精王子

辰辰

大明第一宠后

欧阳肖邦

震惊!闪婚了个全球首富

小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