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清和,来自远方,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和船队继续向安南驶去,船上的红发夷人醒来两次,又被敲晕了两次。

第三次醒来,终于意识到了之前所犯的错误,捂着脖子,看着虎目圆睁,拳头握得咔吧作响的军汉,老实坐着,不再抒发过于激动的情感。

郑和和王景弘正捂着布巾,躺在船舱里和晕船做抵抗。有了赵院判的良药,不会继续吐得昏天黑地,却也不代表能活蹦乱跳。

算算回航需要的时间,药要省着点吃。

尤其是王公公,费了多少力气才从郑公公手里又抢来几丸药,全都吃了,回去的路上就只能全程受罪了。

好在随船大夫也有应急的办法,没有药材,试着按压穴位,多少能缓解上一段时间,否则,郑公公和王公公第一次出海,就有可能因公殉职,七下西洋的壮举,恐怕就要换人来完成了。

领队和副领队-卧-床-扛晕,没时间也没心思搭理此人,船队中的其他人也对这个夷人不感兴趣,有时间,不如盘算一下,如何从丁千户手里淘换几个会制倭刀的倭人工匠。

这些倭人工匠不同于大明的匠户,是“以物易物”换来的,等同于布帛茶叶,不受大明律和太--祖成法的保护,完全可以当做货物买卖,不会被以“擅-自-买-卖-人-口”的罪名加以追究。

换成大明的工匠看看?

以为--封--建--社-会就可以随意买卖-奴婢?纯属于天方夜谭。

现在是永乐初年,朱棣正大力倡导恢复-太-祖-成宪,没有政府的许可,不办理相关手续,藩王一样论罪,官员不用说,庶人被抓到了,不充军发配也要坐上几年大牢。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朝的话本里为何会有丫头小厮称主家为爹爹?即是以收-养-的名义钻-法律-空子。此等做法多在明中期以后,在朱棣统治时期,敢踩线,绝对收拾起来不耽误。

日本尚且不是明朝的藩国,倭人在大明犯法要受到严惩,但倭人工匠却不受大明律法保护。即使双标了,也没人抗-议,或者说,不敢抗-议。

不服?那就开打!

打死不管埋,打得缺胳膊断腿了,医药费自理。

谁让你挑衅了?不收拾还留着你?

永乐帝时期的大明,就是如此彪悍。日本还没深切体会,鞑靼和瓦剌完全可以现身说法。

倭刀是从唐刀发展而来,论锋利程度,好的倭刀的确优于明军的腰刀。

这批倭人工匠中,郑公公手中的不必想,绝大部分要进献朝廷。丁千户手中的,除了进献朝廷,另有部分要分给汉王和赵王,以兴宁伯和定国公的关系,自然不会厚此薄彼,必定又要去掉几人。

余下的,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不趁早下手,还等何时?

等到船队回航,黄花菜都凉了!

众人忙着瓜分倭人工匠,红发夷人自然被冷落在了一旁。

没有任何可挖掘的价值,也不是做生意的对象,谁会费心思理他?语言不通,还要找个通译,何其麻烦。

唯一会找他问话的,只有丁千户。

无他,人是丁千户捞上来的,例行公事也要问上几句,说不定就有可利用的价值。

带着两名通译,丁千户走进来了船舱。

红发夷人眯了眯眼,似乎还不怎么习惯瞬间明亮的光线。

丁千户转头交代几句,两个通译轮番上阵,换了几种语言,才得以顺利交谈。

再三询问,几经确认之后,方才得知此人的真实身份。

“此人名为迪亚士,年不及而立,据称是佛郎机人,数月前乘坐大食商船远渡重洋,来到此处。”

通译和迪亚士的交流持续了两盏茶的时间,基本上将迪亚士的个人情况了解得七-七-八-八。

丁千户面带疑惑,问道:“此人是搭乘大食商船?既如此,为何会落入海中?莫非遇上了海风?”

听完通译的转述,迪亚士顿时一脸的愤然。

不是遇上了-海-难,而是他被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小爷我裙子贼多

一把杀猪刀

挚友

爱看天

恐怖高校

蝶澈妖

如果再相遇,我会忘记你

春风十里

这个杀手半清纯

污迹

重生弃少归来

黑色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