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文王重卦寓藏教化之道,曾仕强讲易经,弘扬,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祭祀

拜祖宗

而且历代的皇帝没有一个不祭祀,没有一个不拜祖宗。

孔子他说祭如神在,你要么不祭,你可以不祭啊,我们尊重你啊。你如果要祭的话,你心中就有神的存在。这就是儒家非常重视的那个敬字

曾老常常感觉到,我们现在要来了解中华文化,要来了解《易经》,这个敬字非常重要。一看中文化这个落伍了,这该丢掉了啦,那你永远也学不会。一看《易经》说这有什么用,那么旧的东西,那你永远学不会。

我们要恭敬?为什么,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智慧,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很重视,大家对孔子那都是非常恭敬的。

你到韩国去看看,韩国的学校门口就是孔子的像。韩国的师生每天要上学,先对孔子像鞠个躬,然后才进去。其实欧洲也好,美国也好,很多人听到孔子都是竖起大拇指,了不起。我们不能因为说我们对他太熟悉了,所以就加以轻视。

孔子要我们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不是害怕他什么,而是你要敬重他,你才能从他当中学到一些道理。

《易经》很不幸的披上了一个神秘的外衣。但是你如果从一阴一阳之谓道,你也会觉得那真是太幸运了。

你看秦始皇要烧所有的书的时候,人家就告他《易经》这本书不必烧。它为什么不必烧,因为那是卜筮的书嘛,那是占卜用的嘛,那搞迷信的,民间使用的东西。可见易经用来占卜啊,是盛行的很长时间。所以秦始皇要烧的时候啊,他一听这种书留给老百姓用,不要烧。

《易经》因为本身的神秘,所以逃过了秦火。以至于有很多人说,你看《易经》真神了,连自己有这一劫它都算好了,它都事先能够防备。

曾老想这个也不必这么把它神化,因为秦始皇,他总要留些东西给老百姓啊。他所要烧的是那些读书人读的东西,他有他的用意。

秦朝以后,汉朝起来了,汉朝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易经》分成两部分。一个叫术数,一个叫易理

术数

易理

这基本上,就已经违反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神。因为《易经》他是讲合的,所有的分都是为了和,曾老想这句话非常重要。

太极可以生两仪,但是两仪怎么变来变去,最后还是回归太极的状态。一个是静止的,一个是动的,动的静静的动,这样才有变化。

我们为了研究方便,把易经分成易理,分成术数的研究,这个还无可厚非。如果直截了当说术数是迷信,只有易理才是对的,曾老想也是有一偏之见。

曾老认识一位学者,他一生就是主张只有易理,只有易理。他非常讨厌什么算命的看风水,他认为那种一派胡言,可是很不幸的,这位先生最后也是自杀的。

可见一个人完全讲道理,他就少一个情字,他就很少有同情心。这个情理情理啊,它是合在一起的。

完全讲理,讲到最后,大家会发现,有很多人,他是过分理智的以后啊,他连自己的生活他都安排不了的。

那讲术数呢,就更可怕了,那真是《易经》的大不幸。可是我们民间所流传的,极少极少是易理的,易理多半在读书人手上。读书人读了半天呢,他又不会用,所以人家说你只会搞理论。

然后民间呢,他所流行的都是什么算命,看风水,选日子,甚至连姓名学,统统都搞在里面,它搞得红红火火很热闹。

你能说他们不对吗?你又能说他们对吗?谁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利用这种,说难听点就是一些花样,然后使外行人感觉到我很神秘,所以我讲出来就是对的。

他把《易经》推广得非常流行,以至于今天一听到《易经》,所有人说啊你会算命,你看糟糕不糟糕,就好像把易理整个撇掉。

实际上,读《易经》读到最后,是要明白道理的。

你看今天我们一讲到八卦,马上就想到那是笑话,那就是什么荒唐不羁,没有依据,扯来扯去,搞不清楚东西就叫八卦。这实在是愧对祖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武林独风

段昊男

太一御道

袭风落叶

圣王之旅

水心岳

植人幻想纪元

鹤风月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