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90.第二百九十章,桓容,来自远方,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日食向来被视为大凶之兆。

自汉末以来, 近两百年间, 始终天灾**不断。

太和五年天龙食日,不久司马奕被废,成为两晋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天子。

同年, 南北两地皆生大灾,粮食歉收,朝廷赈济不及,使得盗匪四起,饿殍遍野。无论建康、长安还是邺城,日子都不好过。

秦策登基以来, 北方几乎没有一年风调雨顺。

旱灾蝗灾频发, 粮食连年歉收乃至绝收, 鼓励开荒的政策成了摆设。哪怕有土地, 种不出粮食,或是种后没有收成,对百姓来说都是白搭。

太元六年七月,时隔数年, 天龙食日又生, 民间流言纷起来。

联系到今年来的天灾**, 秦策的名声再度一落千丈, 长安朝廷众人都未能幸免。秦璟秦玓等也被连带,只是没等流言成风, 已被长安和青州的消息压下, 终不成气候。

各种流言夹杂, 到最后,人们的关注点仍在秦策身上。

朝廷文武心怀忐忑,实在是日食发生得时机太巧,难免会产生联想。

时人信奉仙家神鬼,豪强官员亦不猛免俗。

为自身安全考量,之前不敢出言之人,此时纷纷上奏,请秦策网开一面,饶唐公洛一条性命。同时,为洗刷天子无德、残暴之名,当严查唐氏全族被害、祠堂被焚之事。

简言之,流-言成风,不能视而不见。然堵不如殊,莫如承认之前过错,方能试着挽回民心。

惨案已经发生,秦策身为一国天子,根本脱不开干系。想要挽救名声,只能将犯事的人推出去,使叛-军的怒火有个发-泄渠道。

如此行事,可以光明正大推说,上天固然降下惩戒,却非全部针对天子,更多是警告几姓豪强,让愤怒的对象就此转移。

上表之人越来越多,其中,有真心想救唐公洛一命的,也有浑水摸鱼随大流的。借机煽风点火,想要报私仇者同样不少。

随着几方同时发力,长安朝廷形成一个声音:唐公洛不能杀!

秦策每日上朝,不管愿不愿意,事情都要议上一回。

大势之下,他想独断专行绝不可能。若强行下旨,命秦璟发兵青州,取唐公洛及从者人头,必会担上暴君之名,民心丧失殆尽。

然而,让他就此松口,秦策又不甘心。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唐公洛起兵造反是事实。

如果不加以惩处,是不是会意味着,只要情有可原,造反的人都不会脑袋搬家?

再遇上野心之辈该怎么办?

这对统治者来说是大忌!

就在秦策犹豫不定时,一封书信送抵长安。

看到信中内容,秦策满脸阴沉,眉心皱得能夹死苍蝇。

原来,朝廷犹豫期间,唐公洛已交出占据的城池,率心腹和部曲赶往长广郡。

因做过乔装改扮,又有百姓掩护,平叛大军竟然没能发现。直到他公开露面,秦璟方才写成书信,身在长安的秦策才得到消息。

无论其中真假,也不管秦璟是否刻意放人,总之,唐公洛带人离开,交出叛军驻守的所有城池,青州战火渐熄是无可否定的事实。

唐公洛在长广郡公开露面,放出不忍百姓再遭兵祸,放弃起兵的消息。并且大张旗鼓让人给秦璟和长安送信,明言,如能放过三州百姓,他愿交出项上人头。

此举传出,唐公洛英雄之名更盛。

不等秦策做出表态,停靠在青州的船队派出人来,当面表示,如果唐公洛愿意,船队愿迎其往建康,并以钱粮赠长安及三州百姓。

救人,赠粮。

两件事看似毫无关系,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哪里是赠粮,分明是要用钱粮换唐公洛一条性命!

桓祎亲自出面,更证明消息确实。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众人口中皆道:长安天子无道昏庸,南边的天子却爱惜良才,不惜出钱出粮救一名降将叛将,更不惜背负狡诈、趁人之危的名声。

至于唐公洛起兵时打出“投建康”的旗号,直接被众人忽略。即便有人提起,也仅在小范围流传。

三州乃至长安的百姓都以为桓容高义。

相比之下,秦策岂止落了下成,简直是下下成。

带兵平叛的秦璟,本当被一同指责,甚至首当其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小爷我裙子贼多

一把杀猪刀

挚友

爱看天

恐怖高校

蝶澈妖

如果再相遇,我会忘记你

春风十里

这个杀手半清纯

污迹

重生弃少归来

黑色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