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护国殿,赤心巡天,情何以甚,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除了日常的修行功课之外,又埋首于“火界”的研究中一整天。

同样是焚香沐浴,而后又是一整夜的修行。

等到天亮的时候,终于大致搭建出了“火界”的框架……离成型还早得很。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丢进太虚幻境,利用演道台推演了,虽然耗功必然巨大,但那无疑是最简单的。

但姜望不打算那样做。

自己慢慢将这门杀法推演出来,才能够有更深刻的把握。就像他自己创造的八音焚海,能够让他提前掌控一样,若是换做演道台推演出来的甲等上品道术,或许会更完美,但他就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使用了。

至少也要等到骨架坚实之后,才去利用演道台丰满血肉——姜望不会承认,这选择的确跟“功”的不足,也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姜望暂且停下修行,推门而出。也不带随从,径自去了太庙。

出征之前,来太庙祭祀,这是正理。而且姜望前日才在太庙之前,被许为国之天骄,是以并没有受到阻拦。

两名卫士立在太庙正门前,目不斜视。姜望走过来,也不问一声。

于是沉静地走进太庙里。

这里大概是临淄最安静的建筑群落,可能只有寂冷的青石宫能比。

里间所有值守的卫士,都和正门前的那两位一样。立如石雕,人走到面前来,也不眨眼睛。但从气息来看,个个都是好手。

这里有没有顶尖的强者镇守,姜望并不知道,但他也不会蠢到去探究这个答案。

在肃穆的气氛中往里走,当然,主殿并不能去。

姜望远远绕开,走进陪殿里。

奉天殿和护国殿,是太庙里规格最高的两个陪殿。一个主要祭祀建立开国之功的功臣,一个主要祭祀建立复国之功的功臣。

当然,后者香火自然远胜于前者。毕竟在齐武帝复国之前,那些开国的功勋家族,叛的叛、死的死,早已经风流云散。

现今齐国的顶级名门,绝大多数都是在武帝复国之后崛起。

姜望第一个去拜祭的,自然是初代博望侯的灵祠。

如今重玄家是齐国最顶级的名门,初代博望侯的位置,也进了护国殿,但位置稍稍要靠后一些。

因为重玄家在武帝朝的时候,只能算是崭露头角。重玄氏得到博望侯之爵,真正世袭罔替,成为顶级名门的时候,相较于石门李氏,要晚了一代。

像初代摧城侯这种建立复国之功的功臣,其灵祠才在护国殿的最前列。

灵祠里本就备有天意香,此香据说能承天之旨,让供奉者与被供奉者寄存于天地间的灵性,产生微妙联系——真假倒是难说,价格是极高昂的。

它的香气本身也能温养神魂,唯独其常用于祭祀,不太吉利,才很少被人用来修行。

姜望取了三根,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后,插进香炉中。

从灵祠里的情况来看,重玄遵应该已经提前来过了——或许这就是重玄胜第二天才提醒这事的原因,让姜望不必跟重玄遵私下里碰上。

看着灵祠中初代博望侯的塑像,姜望不由得想到……

青石宫里的那一位若没有被废,又或者重玄浮图当年没有跟那位站在一起。

以重玄浮图连灭数国之功,再加上后来于迷界构筑浮图净土,建功于人族……怎么说也该在这太庙的陪祀之殿有个位置,再起一间灵祠也不是没有可能。

姜望没有过多感怀,再拜之后,便转去了摧城侯的灵祠。

以他和李家后人的关系,的确是应该来祭一祭的。

当年李氏先祖十箭摧雄城,那等神威,令后人思之,也无限神往。

那可不是一般的城池,是叛军重兵所驻之城。初代摧城侯,以十箭为复国之战奠定了胜势。

而石门李氏,也一直传承至今,声名未衰。

规规矩矩地祭拜过后,姜望便准备离开。

但在摧城侯的灵祠之外,不经意地一扫,便看到另一间灵祠——与摧城侯的灵祠并列,但明显冷清得多。

这自然只能是初代九返侯的灵祠。

凤仙张氏世袭之爵早被夺去,又一削再削,终于无闻。但后人不肖,却不能抹去初代九返侯挽救社稷之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春闺密事

秦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