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榴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城,女汉子系统[末世],春风榴火,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

李大钊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青春》《新纪元》

陈独秀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

钱玄同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随感录四十四、四十五》

刘半农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

鲁迅《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1“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2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3“文抄公体”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1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

2钟敬文

《荔枝小品》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情思清朗。

3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正经人谁离婚啊(穿书)

小绿龙

影帝顶级茶艺!糊咖大佬强势宠

山不语十二

末世之诛魔荣耀

凯里酸汤鱼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裴川野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后路

无限黑暗世界

王小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