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英祖王朝,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史令,朕听闻南人小皇帝专门成立了个什么制造局和科学院,你对此事怎么看。”

忽必烈环视了一圈这些跟随自己的武将们,发现无人可为自己解答,只能再次把目光投向王恂,问道。

从阿里海牙到阿术,蒙元对南朝用兵接二连三的惨败,令忽必烈也有了改变策略的想法。

在郭守敬“叛逃”之后,王恂作为元朝最牛的科学家,忽必烈自然而然的点名问道。

“回陛下,有关南朝的动向,微臣也有所听闻,但具体的臣就不清楚了。南朝的制造局很好理解,当是制造装备之处。另外,南人既然称之为科学院,肯定和格物有关,臣估计南人是在试图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或许更先进的火器。臣愚钝,这一切都是臣的猜测。”

同朝为官,很多事情虽然了解的不够透彻,但听说一二也是正常。故而,王恂把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

“更先进的火器?”

王恂唧唧歪歪,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令忽必烈更加昏昏欲睡,一时间觉得脑瓜子更疼了,开始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回陛下,一切都是臣的猜测。”身体一直不好的王恂佝偻着腰背说道。

此时的王恂也不过四十五岁,但在历史上一年之后,即1281年便因病去世。

当时王恂因父亲去世,其辞官守孝期间,由于悲伤过度,年四十六岁。

而比王恂还要大四岁的郭守敬,在王恂去世之后,整整又活了三十五。

可见,人生四行,身体行是多么的重要。

郭守敬和王恂编制的《授时历》是实行年代最长的历法,长达三百六十四年。

王恂,一个数学家,天文学家,让其改行做军工,的确是有些难度。

不过好在忽必烈手下也是有不少能工巧匠的,况且火绳枪也并不是什么太复杂的技术。

王恂既然知道长竹竿火枪,又知道突火枪,仿造当不在话下。

赵昺处心积虑,严防死守的机密,恐怕很快就要被“泄露”了。这对于赵昺的南宋朝廷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了。

“太史令老成谋国,朕甚欣慰。此事就交给太史令了。传旨下去,我大元也要有自己的科学院,名字就叫做大元科学院。所需人、财、物皆按照太史令的意思去办,凡太史令所需要的就是朕所需要的。胆敢故意刁难的,朕决不轻饶。”

忽必烈的话不可谓不重,这是便宜行事,要什么给什么啊!

“微臣谢陛下厚爱,微臣必当全力以赴。”王恂托着病体再次谢恩道。

“哼,朕倒要看看赵昺那小儿究竟能蹦跶到几时?”靠在龙椅上缓了一会的忽必烈,在喝了几口参汤之后,体力明显得到一些好转。

此时的忽必烈,瞳孔不经意地微微一缩,眸底似乎有道凌厉的光芒闪过,扫过在场的几位猛将,警告之意溢于言表。

感受到上位者的目光,伯颜、张弘范等人似乎有一种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特别是阿术和李恒两位败军之将,在这一刻更是冷汗淋漓。

大安殿内一时间显得异常压抑,太监、宫女们甚至连呼吸都是格外的小心翼翼。

“伯颜丞相,高兴那边情况怎么样了?”忽必烈问道。

原本的历史上,忽必烈在第二次征伐小日子过失败之后,心有不甘的忽必烈打算于至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292年派遣水师副万户杨祥为宣抚使,吴志斗为礼部员外郎,阮鉴为兵部员外郎率领水师六千余人再次征讨流求。

据元史,“蒙元世祖远征日本因风失败,迂回流求,经澎湖设置澎湖寨巡检司,进取流求,作为征日本之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我为唐王

猪拱拱

悍妃嫁到王爷死开

十里残阳

妃扬跋扈:腹黑王爷乖乖来投降?

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