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零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4章 独立自主之路,四合院之我的东北农家小院,要零陆,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想起那一年清华大学为了研制计算机,可真的是艰难啊,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慢慢的不断试错的跟微芯片焊接(装配)到一起,可费了老鼻子劲了。

尤其是芯片,这稍一不慎,就毁掉了,只能是再去中科院的半导体研究所敲门,舔着脸要,这个活一般都是交给顾维军的.

谁让他脸皮厚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顾维军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当年真的是真实、朴素啊,半导体研究所根本就不像是后世电视里播放的干净整洁的无尘实验室那个样,反而像是炼钢车间。

当时的梁工程师跟顾维军介绍:“咱们的单晶硅炉和区熔硅单晶炉,都是用电子炼钢炉改的,尤其是后者,为了保证硅顺利的融化,还用了大理石做隔热。”

梁工程师乐呵呵讲的时候,顾维军也陪着乐,但是却有种莫名的心酸。

“没办法啊!”梁工继续介绍,“咱们也没有其他的参考资料,就有一本苏联的《半导体材料分析》,然后我们查了好久的资料,终于看到了钱学森写的《工程管理》这本书,然后又看到美国的一些杂志资料。”

“有两个字,高频,那就直接计算后试验呗。”

“你可不知道,当初我们拆开炼钢炉的后盖,上面直接写着不能改变使用频率呵呵。”

当时顾维军听完后是肃然起敬,这哪是TMD科研人员,这是神仙!

真的不怕死啊.电子炼钢炉这玩意,直接给改成高频输送电流,一个不小心,那就是“bo~~”的爆炸啊.

当即就表示,回去就跟计算机组的王老师说,做装配的时候,一定会小心再小心.

梁工也是摆了摆手,爽朗的大笑,“咱们造出来不就是为了给计算机用的嘛。”

“对了,109厂、13所、上海五厂他们也在做半导体的相应研究,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下,闭门造车哪有集思广益进步来的快?”

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顾维军奋笔疾书,很快就将单晶硅棒这部分写完了,可是当写到光刻机这部分的时候,就有些拿不准了,因为国内的光刻机都是上海那边做的,现在的技术到哪一步了,他还真不清楚。

想了想,明天还是去趟半导体研究所吧.

顾维军躺在床上,双手枕头,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后世芯片被卡脖子的事情。

哎,买办主义害死人啊

穿越到这个年代,顾维军还是在清华大学上学后,尤其是读工程物理专业后,才知道了咱们国家的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竟然在52年就成立了!组长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华罗庚。

而56年,咱们的第一只晶体三极管就诞生了,59年,林兰英所长,就率领着梁工这些留学苏联回来的学生们,设计了咱们国家自己的单晶炉:拉出3个9纯度的硅单晶和区熔硅单晶炉:提前7个9纯度的硅单晶

61年我国又成立了第一个集成电路研制课题组

这些自主研发的技术,尤其是梁工“高频感应加热”这一技术,到后世还在使用着。

所以后世咱们国家芯片卡脖子,其实不是卡在了单晶硅棒这块,也就是硅片这一块,咱们国内的8-12寸的硅片基本上都已经国产化,且产量年年新高。

硅片根据硅的纯净度和电阻率等各方面指标,分为光伏单晶硅和半导体单晶硅:光伏单晶硅的产量基本上已经占据了世界上至少80%以上的供货量;半导体单晶硅在6-8寸这个区间尺寸的硅片也占据了世界上60%以上的产量。

后世其实就被卡在了光刻机这个领域,尤其是咱们80年代将光刻机的项目下马之后,在这块就被越甩越远后面就渐渐消失了.

真的是太可惜了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光刻机属于是光学设备,而顾维军是参与了64年的技术引进的。

国家为了在光学领域上的技术和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从欧洲进行引进技术的时候,特别强调必须要从法国的光学研究所引进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光学技术。

这才有了上海光学仪器厂66年的独立研制的我国第一代接触式光刻机,所以才有了73年光电等高仪的研制成功。

64年啊,国家刚刚从那三年走出来啊,嘞着肚子攒出来钱也要引进光学技术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陈伶韩蒙

三九音域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蓬莱子

家有护身猫

林来风

原来她真的是神医

苏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