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洛惊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弹,大秦王座,笔洛惊风,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光荏苒,距离嬴政给李斯和扶苏定下的日期已经越来越近。

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扶苏和李斯带着齐鲁之地的儒生博士70余人前来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伏念作为扶苏钦点的对象亦在此列!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是因为与大争之世的大环境不合,所以虽然每一国的国君都很欢迎孔子的拜访,但是对于他的政治理念却是无人采纳。

孔子在时,儒家的政治主张就没有得以伸展。孔子离世后,儒家的政治主张更加难以得到伸展。

虽然儒家在孟子手中勉强维持了儒家的体面,但是依旧没有能改变儒家的政治学说无人采纳的现状。

孟子过世后,儒家就显得越发的筋疲力竭了!

梦中弟子奔走仕途矢志复辟的精神大大衰减,渐渐地专务于治学授徒了。

但是世事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

无奈的放弃自己的政治理念该成治学之后,这种无奈之举却使得儒家意外地发展为天下最为蓬勃的学派,天下各郡皆有儒家名士之私学,堪称真正的门中弟子遍布天下。

韩非子的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中儒对应文,侠对应武,由此以管窥豹也能看出儒家遍布天下势力之广泛。

齐鲁之地作为儒家的发源地,自然也是儒家的大本营。

大秦立国百年,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祭祀礼仪。之所以拿泰山封禅仪式这件事出来与齐鲁之地的儒者相商,其实就是嬴政对于儒家的一次试探。

作为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崇拜者,嬴政对于"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理解的很透彻。

儒、墨为当世两大显学,儒家好文,墨家好武。

对于持武自重的墨家,嬴政毫不留情的派大兵压境攻下了墨家的老巢。但是对于儒家,嬴政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处理。

如今天下一统,对于官吏的需求大大增加。

无论是书同文还是车同轨亦或是其他国策,想要落实就需要大量的官吏。光靠大秦自己的官员储备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若是招揽天下贤士,则需要面临一个问题。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一直就是法家的地盘,而法儒向来互相不待见。随着法家在秦国的发展壮大,原存在于法、儒两家的互相敌视渐渐演变成了秦、儒两家的敌视!

最重要的是,秦儒疏离、秦儒相轻并不是突然出现,其自来有也。

当年孔子西行不入秦,后来的儒家名士也极少入秦,即便是游历列国,儒家之士也极少涉足秦国。

其间根源虽然很难归结为单一的原因,但是儒家蔑视秦人秦风,把秦归为愚昧夷狄则是不争的事实。

在秦孝公之前,秦人对儒家的这种蔑视是无奈的。

但是自孝公商鞅变法崛起后,秦国自觉地搜求经世人才,对主张复辟与仁政的儒家,是打心眼里蔑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武侠世界长生不死

马佳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