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9章 跑一圈,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河堤上,汪师傅带着几个徒弟叮叮当当捶个不停。

之前陈凡还以为只是简单的将几条小船用船钉和木板连起来、固定好就行,等到汪师傅他们动工,这时候才发现是自己想简单了。

老师傅出马,怎么可能和外行人一样。

好像陈凡自己也是内行?

只不过他心里并没有把这艘临时用几天的小舢板当回事,还想着等大船下水之后,就把这几条小船还原呢,所以只要勉强能用几天就行。

而汪师傅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在他眼里,这条船是用来往地委送货的,如果就弄几块木板、船钉,搞得像补丁似的,那开出去得有多难看?

卢家湾的面子还要不要?

而且这条船是要开到江里去的,那长江风浪再小也有风浪,只用船钉的话,摇摇晃晃恐怕要不了多少天就会散架。

所以哪怕只是临时使用的拼装舢板,他也要想方设法做得好看、牢固一些。

他的做法就是先用船钉、粗铁丝将六条小划子船的连接处钉死,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再在上面铺一层薄木板。

本身小划子的船体就很薄,船身弧度也不大,这样一来铺木板也不算多难。

(当年的小划子船,铺的是船头那种木板)

这种木板不需要用很好的木料,连最普通的杂木都能用,而且为了造大船,汪师傅甚至将建筑队里的切割机都抬了回来。接到大队部的任务之后,只用了半天功夫就将木板和建筑队里拉回来的粗铁丝准备好,现在直接往上面铺就行。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船身便完成加固、一块块的木板也随之铺好。

如果不看下面,从上面去看,似乎真是一艘近两米宽、10米长的大船。

就是单薄了一点。

随后众人齐心协力,沿着外堤面的草皮,小心翼翼将大船横着推进河里。

这还没完,不等船平稳下来,汪师傅又上船去检查,在略微起伏的河面上如履平地从头走到尾,甚至跳进水里去看下面的情况,确认所有的木板和连接处都没有松动,之后再带着人安装桅杆和帆布。

陈凡看到这一幕,就知道自己那个建议白提了。

没见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么,要不然这些东西怎么来的?

由于这艘船的主动力是柴油挂桨机,所以这张帆并不大,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安装的位置也是在船头,对货物装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安装这张帆,主要也是为了省油,如果回来的时候顺风顺水,甚至可以不需要启动柴油机,升起帆就能回来。

那边在船上忙忙碌碌,陈凡便在河堤上蹲着观摩学习。

他可没有偷懒,主要是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旁边躺着的柴油机和已经拼装好的挂桨机就是他的工作,剩下的要等船拼好才行。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汪师傅才站在船上对着陈凡喊道,“陈老师,船好了,你过来看看行不行。”

陈凡站起身,“来了。”

随即对着旁边的人喊道,“来个师傅帮忙抬一下。”

一嗓子立刻喊来了4个人,不用他动手,便将柴油挂桨机抬上船。

陈凡刚登上船头,汪师傅便走过来笑道,“陈老师,看看,怎么样?”

他转身指着船介绍道,“下面的船体用了船钉钉死,长的这一边,每两条船之间都用了十几根船钉,宽面也用了8根,连船底都用了粗铁丝加固,这样一上一下,尽量保证不会乱晃。

然后上面铺了木板钉牢,只要下面的粗铁丝不脱落、上面木板不崩乱,小船就不会散。再就是这个小桅杆,一个人就可以操控,也比较简单,随便学个一天半天就会。

早些年我们队里有不少渔民用这种小帆船出河打渔,渔船上装的就是这种小桅杆,简单好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陈伶韩蒙

三九音域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蓬莱子

家有护身猫

林来风

原来她真的是神医

苏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