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9.第139章 打糍粑,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39章打糍粑

陈凡走到张四哥家里的时候,一群人正忙着在场坪上清洗石臼。

准确的说,这玩意儿叫做“碓(dui)臼(jiu)”,就是一个圆圆的石头窝子,当然也有四四方方的,将里面的石头凿空作为容器,可以用来舂米、打糍粑。

清洗碓臼的时候先用冷水,再用热水,保证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干净的干抹布擦干水分,这时候就等糯米到位。

在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两广和海南,都有过年打糍粑的风俗。

将糯米清洗干净后用冷水浸泡一夜,再上甑(zeng)子蒸熟。

(甑子饭)

有时候就固定在那里打,有时候则会围着碓臼走步转圈、边走边打。

陈凡站在旁边围观,看得很是过瘾。

当即便有四五个人涌了上去。

他便看见一位老太太端着一只小碗,手里拿着一块小布头,在碗里沾点油,在碓臼内壁上均匀地涂抹。

陈凡嗖嗖地跑在前头,张文良已经在喊,“糯米来啦,抹油。”

张文良也学他的样子,糯米团包菜,一口咬下去,顿时眉开眼笑。

然后五根木棍举高碰到一起,随即喊“打糍粑喽”的那人便第一个下捶,往糯米杵去。

声音落下木棍起来,紧接着顺时针方向的人便一声大喊,同时木棍落了下去。

但更多的则是直接拿在手里吃,另外还准备了外婆菜、榨胡椒炒肉丁、酱萝卜、酸菜等小菜。

而刚才扶着筲箕的两人一起用力,拽紧白布将糯米饭抬了起来,快步往外走去。

陈凡果断跟他们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远远地挥手打过招呼,便迅速溜进屋里。

他们几家离得不远,不一会儿就到了张老九家。

陈凡的吃法与众不同,他把糯米团摊开,将这些小菜堆在中间,然后包起来,再咬一口,那满足感,跟吃大餐又是另一种味道。

片刻后,张四哥家的女主人揭开盖子,用筷子挑了一点糯米尝了尝,随即大声喊道,“好了,可以起锅。”

凝固后的糍粑可以放在清水里泡着,这样能保持水分,一直吃到来年夏天。

两个人拿着大筲箕,还在筲箕里面铺了好大一块白布,稳稳地放在桌子上扶着。

中间如果有糯米沾到了石壁上,主导那人便大喊一声“起”。

张文良看到他的样子,不禁笑道,“你这是吃包子啊?”

陈凡也跟张家的老人女人挥手打过招呼,紧跟在他们身后走去。

以陈凡5级大厨的经验,自然明白是为了防止糯米粘黏到石壁。

湿布不沾米,每一粒糯米都进了碓臼。

等甑子里面粒米不剩,抬着甑子的两人才后退离开。

“我们的糍粑都是全手工打制成的,非常耗时耗力,而且没有任何添加剂……”

摊好之后要在表层抹油,防止糍粑裂开。

陈凡这才想起来。

打累了的人也可以趁机退下休息,换别的人上。

张家几兄弟便立刻往外走,同时还不忘三两口将糍粑吃完。

讲究点的用一只小碗装着,拿着筷子慢条斯理的品尝。

这时便有五个壮汉拎着木棍走了过来。

三四十年后,糍粑几乎都成了工业制品,糯米蒸熟后倒入搅拌机里搅拌成泥糊,同时往里面添加各种延长保质期的添加剂,再通过机器分切、模具压制成形,然后进入冷库急冻凝固,之后便切割、包装、出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陈伶韩蒙

三九音域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蓬莱子

家有护身猫

林来风

原来她真的是神医

苏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