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 现场学艺,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人继续往前。

陈凡又见识了篾匠、木匠,卖糖片的、卖柴的。

还有补锅的、修家具的,甚至还有现编草绳现卖的,让陈凡直呼大开眼界。

不知不觉,他们就绕着水湖走了大半圈。

等走到L型的内拐角处,发现又有一个地方围了好多人。

等两人赶过去,陈凡才发现,自己在现场蒸甲鱼肉卖,实在算不得什么。

见过现场烧制陶器卖的吗?

这里就是!

陈凡一听就懂了,他们烧的是低温陶器,这种陶瓷温度要求不高,只有7、8百度,在西汉时期,就有大批低温陶窑口出现,经过两千年的流传,这门手艺在民间还真不算罕见。

他要是不提最后一句,还有人想买,结果一听这话,反倒没人说话了。

陈凡哪肯先开价,指着牛奶说道,“你是卖主,还是你来开,我要是觉得高,我再还价。”

但是呢,他们的牛奶,那是供销社的价,我打个比方,你现在是农户,要先卖给收购站、收购站再卖给牛奶厂、牛奶厂加工之后,再卖给供销社,最后供销社才卖给居民。这里面价格最少要打7折。

水牛平均一天能挤3次奶,每次大约4斤,昨天挤了3次,今天挤了两次,总共近20斤奶都在这里。

那人掰着手指头算账,还没等他算出来,突然有人喊道,“哎呀,我想起来了,他是在地委日报发了文章的陈师傅啊,卢家湾的广播员就是他。”

这时候陈凡在默默盘算,自己已经学了木工、瓦工、裁缝、绘画,现在再多一个制陶的技能。

摊子前还有人在问,“师傅,你这牛奶是哪里来的?”

为了对烧陶师傅的慷慨传艺表示感谢,陈凡花了两块钱,买了一只尺高陶罐。

她是在问陈凡,而陈凡则直接问人家陶匠,“师傅,你们在这里烧陶,不怕人都走光了,你们东西还没烧好?”

陈凡趁机挤了进去,“师傅,你这个牛奶怎么卖?”

那人笑了笑,说道,“这东西也没个标准,连供销社都没有,只有干奶粉,我也是头一次卖,要不我们商量个价?”

等有机会搞到一块地,自己肯定要建个古典与现代结合,乡村风里透着典雅的茅草屋!

陈凡指了指前面不远处,“我刚才听人说那里有卖水牛奶的,去看看还有没有。”

听到他的话,不仅卖牛奶的两眼发晕,周围其他人也窃窃私语。

那人当即笑道,“当然是从牛身上挤出来的啊。”

好一番打量之后,大媳妇小姑娘都暗暗点头,是个帅小伙。

卖牛奶的一听是陈凡,也就干脆懒得算了,对着他哈哈笑道,“原来是陈师傅,那你肯定不会骗我,就按你说的,3毛2一斤。”

想到这里,陈凡顿时来了兴趣,开始不断试探烧窑师傅的底线,“师傅,你这地坑是怎么挖的?木柴和陶器为什么要这么摆?待会儿顶上怎么封口呢?……”

只要不涉及陶土的配方,还有烧制的技巧,老师傅也很好说话,几乎是有问必答。

经常看报纸,讲起话来头头是道,这个人怕不是个干部?

那人点点头,“也行,讨价还价,天经地义。”

这下连姜丽丽都大感惊讶,“这时候烧陶,还来得及吗?”

晃了晃脑袋,卖牛奶的满脸苦笑着说道,“那还是你说个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娇美人嫁年代文大佬

刺棠

剑神轮回

太叔炙

末世,给异类收编

白色塑料袋

修真外挂

凌乱紫零落

大秦:新世纪

屹掌柜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