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讲古,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桌人坐定,杨家5兄弟、朱师傅师徒3人,再加上刘掬匠和陈凡,正好10个大男人。

每人面前一碗酒,唯有陈凡面前一只大海碗,热水里烫着酒壶,手里捏着的也是小酒盅,这是杨菊主动帮他准备的。

朱师傅看了一眼,不禁笑道,“小陈应该是出自讲究人家,我师父就说过,‘秋冬不喝凉酒、晚上不走夜路、办事不收官银,一辈子无病无灾’,可惜这些老一辈的讲究,近十年都没见过咯。”

要是在去年10月份以前,他还不敢讲这番话,不过打倒坏人以后,大事上还必须谨守原则,小事情上,倒也没人再说闲话,短短几个月,社会风气都变了不少。

就比如过年这种事,前面十年也就只能关起门来在家里想想,最多除夕夜饭菜丰盛些。

可今年供销社竟然早早的就把春联、鞭炮摆上了货架,还有不少其他年货,这就是一大转变。

陈凡听到朱师傅的话,赶紧打了个哈哈,“我就是体质弱,喝凉酒肠胃不舒服,倒也不是别的。”

朱师傅两手一摊,“价格差这么多,还取消奖励,一不给粮二不给票,鬼愿意养?

升级成为小师傅的陈凡端起小酒盅,嘻嘻哈哈地跟大家的酒碗碰杯,抿了一小口酒,一道暖流下肚,身上迅速暖和起来。

当然,讲得最多的,也是今天的主客朱师傅。

一锅猪杂猪肉炖得软烂,与新鲜的白菜汁交融在一起,不油不腻咸淡适宜,引得人胃口打开。

昨天也没见这么多繁文缛节啊。

朱师傅早已将棉袄脱掉,身上只穿了一件秋衣,膀大腰圆宛如一尊门神,端起酒碗抿一口,再吃一口肉,讲起了不知说过多少遍的老话。

最少840万斤?

朱师傅拍拍桌子,转头看向陈凡,“看看、看看,老百姓都不是傻子。一头毛猪收购价是3毛5一斤,有些地方最高也不超过4毛5,任务外的活猪市场价是多少?一斤9毛8!”

陈凡虽然很想尝尝熟悉的味道,可实在是抢不过他们,干脆将目标放在杀猪菜上。

刘师傅的手艺不能说有多好,就是普通村席大厨的水准,却也不差,比杨婶做的家常菜还是要强些。

杨队长故意将脸一板,“朱师傅就不要客气了,你不动筷子,我们哪里敢动?”

嚇人哦!

不过算算人均消耗量,一个县就按30万人算,平均一个人的年消耗量只有28斤?一个月两斤多一点?

这还是假设所有猪肉都留在本地,事实上大部分猪肉都供应给了大城市,能留在本地的,一点都不多!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老百姓都买不起啊,一斤猪肉一块多,有几家天天吃得起?

结果好多肉坏的坏、扔的扔,可惜哦。

猪肉都卖不完,那肯定不能再敞开了收,就又改变方法,搞了个‘上门看猪,合格发证,定时定点,预约收购’的办法,总算是解决‘涨库’的问题。”

陈凡咧着嘴干笑,不知道该给什么反应。

那时候多好啊,养好一头猪,顶得上一个壮劳力,家家户户自然都愿意养猪,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打报告要招人,领导才同意给我们7个师傅每人配两个徒弟,我第一拨徒弟也是那时候收的。

如此推来让去两三回,朱师傅才提起筷子,咧着血盆大口笑道,“那我就不客气啦!”

只是空腹喝酒,确实有些难受,陈凡便准备吃口菜压一压。

陈凡吃了七分饱之后,便放慢速度,细细品着温酒,边喝边吃,顺便听些这年头的“老故事”。

所以是杨队长没拿自己当客人?

抹了把嘴,朱师傅继续说道,“这么多的猪哪里吃得完?这一年全国大部分城市取消猪肉票,敞开了供应,还是卖不完。

不比后世,人在家中坐,拿着手机就能吃到天下菜肴。现在这个年代,能够吃到嘴里的,也就是本地菜。最多有外地人嫁过来、或者举家迁移,才会带来新鲜的菜式。

到了第二年,三年时期收不到猪的情况已经彻底转变,而且又追加了‘议购议销’,允许价格上下浮动,那一年超额完成任务,我一个人就宰杀了一千多头。

朱师傅这才夹了一块炒猪肝放在嘴里,顿时眼睛一亮,对着陈凡竖起大拇指,“鲜嫩多汁,还没有腥味,小陈师傅好手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陈伶韩蒙

三九音域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蓬莱子

家有护身猫

林来风

原来她真的是神医

苏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