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注意保持距离,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心里感叹了一下,刘会计从口袋里拿出小本本,给陈凡做登记。

“陈凡,1960年12月初一生人,”

然后抬起头,“籍贯哪里?”

他这个会计不仅要算钱、算物,也要算人,队里的人口资料都是他统计过后,再报上去的。

陈凡满脸无语地看着他,怎么又转回来了呢?

看到陈凡的眼神,刘会计顿时反应过来,当即打了个哈哈,“哈哈,就先填这里吧。”

随即一边念一边写,“暂住,江南省云湖地区孤峰县南湖公社卢家湾生产大队第六小队。”

这里还有句老话,“荒年饿不死水边人”,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随便拔一把水草熬汤,也能续几天命,何况还能捉鱼摸虾。

陈凡眨眨眼,心里有些奇怪,知青还能这么自由的吗?没事干了就回家?上辈子看年代小说,都是插队去东北,几年才能回去一次,这么一对比,差别大了点吧?

杨队长继续说着,“现在知青点就还剩一个女娃,就是之前你见到过的那个,名字叫姜丽丽,她是地委的人,距离这儿有两百多里地,而且家里也不方便,就没有回去。”

看这孩子白白净净的,不像到过农村的样子,刘会计还真担心他不知道挑堤是什么。

所以自己穿到这个地方,应该不至于为了生存发愁,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过得更好。

陈凡瞬间明白,了然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您是担心孤男寡女影响不好是吧,我保证不乱来,跟她保持距离。”

所以还是得靠自己,只希望现在的农活不要太重,他怕自己承受不来。

杨队长当即干咳一声,又抽出烟杆装了一锅烟丝。

就不可能找到人嘛,怎么平账?

至于江南,说的可不是苏杭那一块。

没想到陈凡点点头,“我知道,就是冬天的时候去加固河堤。”

心里却在暗暗叫苦,能找着人就有鬼了。

刘会计也昂着头笑道,“或者等公社发通知,让各个生产队派人去挑堤,那时候倒是有工分可以挣。”

陈凡立刻点头,“应该的!”

黄保管员眼珠微转,起身到门口站着,转过来对着里面摇摇头,示意没人。

在九十年代以前,几乎整个长江两岸,每到冬季农闲时节,当地政府就会组织各个生产队的社员去长江或内河的河堤上挑土加固堤坝,以防来年的洪水,这种劳动被当地百姓称为“挑堤”。

杨队长干咳一声,压低声音对着陈凡说道,“有个事,要提醒你一下。”

所以他此时显得特别乖巧,就是在为以后能够留下来做准备。

杨队长继续说道,“在找到伱家人之前呢,暂时就先住在知青点这里,口粮从队里支取一点给你,先对付着吃,等找到你的家人以后,再还给队里平账,没有问题吧?”

杨队长指了指隔壁,“本来这个知青点还有七八个人,不过其他人的家都在本地南湖公社上,这不冬闲了么,他们就都回家去了。”

而广义上的江南,最早在先秦时期,是指洞庭湖的南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后来逐步扩大,隋唐时期的江南道,和宋代的江南路,便囊括了现今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共六省一市的广大地区。

后来的云湖市就是现在的云湖地区,这个年代没有地级市,大多都是以地区来称呼,地区行政公署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地委”,也就是后来的地级市。

如果没有长江水患,这一片地区的气候最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水稻一年两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即便是在最困难的60年代初,也极少有饿死人的情况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陈伶韩蒙

三九音域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蓬莱子

家有护身猫

林来风

原来她真的是神医

苏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