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影横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4章 银子还得靠他们,南明谍影,石影横窗,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酉时过半,天色渐暗。

总算‘完成任务’的王秀荷陪着唐夫子,在仇大刚等亲兵的护卫下乘着马车向文星街而去。

王秀荷的女儿小囡正乖巧地坐在老爷子身旁,另有从门滩回来的左氏亦是坐在马车内。

而今日在军债事务所忙活的宋四管家、宋家姐妹和三个家仆,则在唐夫子新派遣去的侍卫的护送下先行赶去了文星街的千金马骨汤馆。

这些新派遣去事务所的侍卫亦是二十人,但他们并非画眉铺营地的骑兵,而是押解俘虏来城内的白老三麾下的步兵。

今日下午有很多人前去宋家祖宅拜见唐夫子,比方说知县齐大坚、零陵商会的十三姑等等,但唐世勋除了接见齐大坚以外,其他人全都被婉拒于门外。

这并非是唐世勋不待见其他人,而是他今日白天的主要工作是教王秀荷精确绘图,以后他可没这么多时间来单独教她,而军债事务所以后会有许多需要绘图的地方,他自然要趁着今日尽量让王秀荷多学一些。

原本今日下午王秀荷还要去零陵商会旁听和记录新年的第一次会议,此事亦是交由宋小美代替她前去。

当王秀荷将几张图纸绘制完后,唐世勋方才解释了他明日为何要带小囡去门滩的原因。

首先是门滩那边有白老三的数百步兵,还有叶副将麾下的近百骑兵,再加上唐夫子的好几个亲兵在那儿盯着县衙工房搭建一万间难民窝棚的工程,安全上自是比城内还稳当。

其次,唐世勋意欲在门滩附近办一所学校,取名为‘门滩公校’。

该校将录取年纪在五岁到十二岁之间的男孩和女孩,而王秀荷的女儿小囡如今六岁,正好可以入读之。

这所公立学校的第一期工程会由县衙工房组织人手兴建,下午齐大坚来拜见唐世勋时,他就对齐大坚提到了此事。

且唐世勋承诺这间公立学校的筹建费用和一切开销自有其他途径,县衙只需在兴建时暂且先垫付银子,后期他会给县衙补上。

公校的场地不必太宽,位置亦不必多优越,只要莫在闹市即可,而公校初期录取的学生只在五十人之内,且需要有一定的考核标准,一旦录取需住校且包吃住。

校内分两个区域,即男生与女生分开授课,至于学业时间暂定为半年,具体情况则需在真正授课之后才决定。

唐世勋在这个时候建立学校可不是要搞甚教育普及,毕竟如今连百姓的温饱都是大难题,他自是不会本末倒置。

而他此举自是有长远打算,如今零陵城周边的难民如此之多,人,自然是不缺,但堪用的人才呢?他所要的可不是那些之乎者也的清高文士,而是要能写会算且为他所用之人。

只不过唐世勋也从未有开设教育机构的相关经验,因此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以打算先找个小场地投建公立学校的一期工程,以后再慢慢扩展。

他此举还有一个深意,那就是想尽早地做一些人才储备的前期工作,毕竟兴办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得慢慢积累经验,以及陆续扩充他所‘需要’的教师队伍,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能早一步施行自然是好的。

何况这所门滩的公立学校之兴建,唐世勋可不会自掏腰包,他自然有法子让别人心甘情愿的为他买单。

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自信,是以才会在此时提出建立公校,若是要花他自己的银子,他定会将此事延后。

莫要看唐世勋的军债事务所还有二十万两银子,且昨个夜里因着柳锡承做的蠢事,唐世勋从柳家‘讹’了十万两银子,虽说柳家还未将这笔银子送来,但他可不担心柳家敢赖账。

如此一来唐世勋手中可用的银子就有三十万两了,这看似很多,但他要花银子的地方何其多也?

就说县衙垫资兴建一万间难民窝棚,工钱、伙食费和材料费等少说得五万两银子出头,这还是齐大坚精打细算后尽量压缩开支的结果。

而唐世勋承诺过一个月内将银子拨付给县衙,这笔银子他自然不能赖账。

且今日齐大坚隐晦地提到,这县衙垫付的银子还是齐大坚自己出的,这倒是让唐世勋在心里对齐大坚高看了一眼。

还有县衙壮班为唐世勋招募难民青壮之事,这每招募一个合格的青壮去门滩都要给壮班‘人头钱’,若是招募五千人,那可就得一万两银子了。

且唐世勋还说过要多多益善,谁知县衙最后能给他招来多少合格的难民青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梨小呆修真记

梅无阙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着花无丑

替嫁傻妾

颜稣洛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梦随本心

外挂大军阀

很好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