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自不甘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卷阅读310,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舍自不甘心,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32章

鼎城之乱后,诸多世家吸取崔家灭门的教训,令族中老小分散多处,或是回族地,或是南下江南各州。

世族多有高官厚禄者,从前更有世家操纵皇室如“王与马共天下”之故事,因而大周皇帝力求削减世家威势声名。叛乱中崔家上下男丁沦丧,从叛军手中救回的几个娘子与少数几个外任的崔姓官员成了偌大家族的独苗,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崔家,声势大减,加之鼎城中崔家大火,牌位、族谱毁于其中,如今已经称不上是望族了。

西州因水利通达,商贾如织,人口繁茂。西州与望海州两处,最受世族青睐,两州刺史俱是皇帝钦点上任,与望海州刺史王襄名门之后不同,西州刺史杜仲雅庶民出身,皇帝心腹、曾随侍吴王身侧。

姬无拂初听人介绍,并不知其人,见面才恍然:“……雅阿姊,近几年你我之间倒见得少了。”

她印象中姊妹间称呼是极为随意的,其她妾隶则以官职称呼,大雅小雅与她年岁差的太多,相处很少,这是她头一回听小雅的大名。

大雅、小雅原是皇帝早年从外带回的孤女,因是皇帝赐名,外人皆知二人受皇帝照拂,正式的姓名反倒不为人知了。两人入学时,师傅要求禀明大名,二人商量之后自认森林土地为再生之母,愿以杜为姓。

大雅为杜伯雅,小雅为杜仲雅。

“外任上,难免少了许多回京的时候。住所已经安排妥当,还请秦王与我来。”杜仲雅是去年四月上任西州刺史,一年过去,此地事务官吏一概了然于胸,与秦王行路、交谈之际便将州中官吏、当地望族简单交代了一遍。

原先在鼎城的世族姬无拂了解的不多,略略知道个大概,唯有那几家最出名的能稍微叫得上族老、族人姓名。挪进西州的几家中,姬无拂只认得一个姓,赵。

姬无拂犹记得,玉照同母的男兄崔大是嫁给赵家娘子,便问:“赵家族亲住到西州了?赵郎中何在?”

说起玉照,难说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崔家灭门,牵累了玉照的母亲临月和崔大,崔大当场就死了,临月则不幸困在叛军中奔波数月,好不容易救回来又病倒了。年近六十的人,又是享受了一辈子富贵锦绣,禁不住惊吓,缠绵病榻一整年,近日去世了。

临月的身份尴尬,但毕竟是玉照的母亲,玉照不但伤心,且要为母亲守孝三年。而赵家娘子升任吏部郎中不久便遭逢丧夫,幸得大周礼书早改一步,使她得免斩衰祸事,不必为夫守孝。

杜仲雅喟然叹息:“赵公归天了,赵娘子为人孙辈,自是要扶棺椁归乡守孝的。”

男人总是不太长命的,赵老翁能熬到致仕已是男人中的佼佼者了。姬无拂无甚感触,听到棺椁,倒想起临月以庶人之身,死后有棺而无椁,端王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极了,眼瞧着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姬无拂跟着轻叹:“老一辈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人都有这一关啊。”

周围掐着距离跟随的大小官员纷纷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

杜仲雅适时结束话题:“秦王还很年轻,这些是我人到中年的一些牢骚,很不该和秦王说起,不提也罢。”

西州城中景致与别处不同,颇具水乡韵致,往来百姓衣着齐整,面色红润,一见既知衣食无缺。

抵达临近府衙的宅门前,一翩翩少年向秦王见礼,杜仲雅为之引荐:“这是我长姊之女,名嘉,近来在西州游学。”

“本不该在今日来叨扰,奈何嘉明日清晨便要往北边去,不得已在此时拜会秦王。”杜嘉也是在弘文馆就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正经人谁离婚啊(穿书)

小绿龙

影帝顶级茶艺!糊咖大佬强势宠

山不语十二

末世之诛魔荣耀

凯里酸汤鱼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裴川野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后路

无限黑暗世界

王小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