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1章 离间无功,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昭奚恤确实算是比较稳重老成的令尹,在楚国诸多令尹中,有所建树,也得以善终。江乙的谗言显然没有起到作用。

但江乙凭借一张利口辩舌,也深得楚王的信任,得以留在楚国为官。

江乙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通过花言巧语,为山阳君请封。楚王听信了江乙的话,也是王者的自负心作祟,于是答应对山阳君进行封赏。

昭奚恤闻后进谏楚王:“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

楚王又觉得昭奚恤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封赏山阳君这事就慢慢地搁置了。

但江乙闻言心中大喜,他告诉山阳君未能封赏,全是因为令尹阻挡。这样一来,山阳君算是恨上昭奚恤了。

于是江乙与山阳君俨然结成同党,共同诽谤攻击昭奚恤。

楚王熊良夫不算庸主,他直接将这些告刁状的情况反馈给了昭奚恤。

昭奚恤道:“臣朝夕以事听命,而魏入吾君臣之间,臣大惧。臣非畏魏也!夫泄吾君臣之交而天下信之,是其为人也近苦矣!夫苟不难为之外,岂忘为之内乎?臣之得罪无日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臣这么起早贪黑地侍奉大王,而一个魏国人却介入到我们君臣之间进行离间,臣非常害怕。臣害怕的并不是魏人,而是怕他们泄漏我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天下的诸侯又听信他们那些离间之辞。

他们为人也是近乎恶毒的了呀。既然一个外人做这些造谣中伤的事并不困难,那么内部的人难道不会做吗?在这种内外夹攻之下,臣离获罪的日子已不远了呀。

经过了淮泗之战后的楚王,对局势的认识显然有着更深一层的认识。他对昭奚恤的政治主张还是支持的。

他安慰昭奚恤道:“寡人知之,大夫何由?”

但人君之术就是平衡之术,楚王虽然认可昭奚恤的政治主张,继续支持他安排会盟之事。但也并没有为难江乙,将江乙继续留在楚国为官。

江乙虽然没有成功离间楚王,但也为楚国君臣之间种下了一棵蒺藜,作为魏国的间谍,江乙从此就在楚国埋伏了下来。

江乙入楚这一段故事,今天读来可能平淡无奇。但在诸侯斗争过程中,还是相当经典的一段存在,古人将这些故事记录在了《战国策》、《韩非子》等书中,让我们后人有机会了解,战国时代政治斗争的凶险,以及间谍活动的曲折。

最终昭奚恤的政治主张占了上风,在他的坚持下,楚王毅然决然地东行,前往昭关会盟去了。

********

俱酒在淳于浩、聂政、飞鸟夭的护卫下,越王搜在越国太尉寺思的护卫下,沿海路南下,然后由长江入海口溯江而上,直抵昭关。

一路上,俱酒命淳于浩观测近海海况,记录潮汐涨落,及早制定出航海所需的海况数据,使舟师的作战逐渐向科学规律靠拢,不再依靠鬼神和运气因素。

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是传统上的吴楚分界关隘。吴国灭亡后,则成为楚越的分界点。

经此一战,楚王熊良夫也认识到了结盟的重要性,他罕见地表现出低姿态,离开国都郢,顺江而下,过云梦、穿彭蠡,抵达昭关。

虽说昭关还是楚国的地盘,但离郢都很远,离越国很近,也算是楚王对结盟诚意的一种体现。

无心政事的越王搜,在大国楚、强国汉面前,自去王号,以侯自居。

周初,楚、越两国,都不被统治者重视,均被封为“子爵”。

虽然楚、越两国先后自称为王,但越国在越王无壬任内,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连升两级,成为侯爵,这就与中原诸侯基本相同了。

但,楚国却原地踏步,继续保持子爵的位置,这也是周天子的区别对待、分化瓦解之策吧。

今天与楚王见面,越国自降一级,与汉国同居侯爵,以事楚王,给足了楚王面子,令楚王熊良夫心花怒放,欣喜若狂。

昭关行宫之内,三位君主分庭坐定,俱酒与搜自然而然地将楚王让至首位,楚王的自尊心又一次得到满足。

俱酒微笑着道:“王兄,席间如此美味,何不唤帐后壮士同来品尝?”

很显然,这是在影射楚王上次会盟期间,在帐下后埋伏甲士,欲图干掉俱酒那档子往事。

楚王心理素质强大,毫不尴尬,哈哈大笑道:“王弟说笑了,不谷与两国诸侯在此议事,安得帐后有人?”

俱酒继续内涵他:“也罢,大不了稍后麻烦王兄与弟同车而行,一观昭关风物。”

楚王笑嘻嘻地道:“王弟,不必多心,不谷此次西来,诚意十足,诚意十足!”

俱酒眉毛一挑:“弟以莒邑相送,复取田节之头,此送城斩将之礼,不知王兄何以报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我为唐王

猪拱拱

悍妃嫁到王爷死开

十里残阳

妃扬跋扈:腹黑王爷乖乖来投降?

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