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1章 整合墨家,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能够将郑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将之变为楔入中原的一颗钉子,必然能够牵制三晋,特别是韩国的精力,也防止韩国进一步坐大,为将来的天下统一制造障碍。

即使救不了郑国,也可以消耗一部分韩军,削弱韩国一部分实力。

但这件事情相对而言比较冒险,俱酒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他还要等待吴起回来之后,从长计议。

当下,俱酒命令众墨家弟子陪同徐弱,一观汉国勃勃风貌,展现墨学治世的丰硕成果。同时等待吴起尽快回转。

吴起通过收集前方军报,以及与爨襄仔细攀谈,了解到了八国联军瓦解的内幕及过程,由此判断,秦国短时间内,将面对东方诸侯的敌视与压力,暂时无暇南顾。

加之汉王不断召唤,吴起遂启程南下,一路上,又指导了阳安关、阳平关、白水关、玉垒关、剑门关等地的防务,将蜀汉的北部防线打造得牢之又牢、严之又严、实之又实。

不一日,吴起返回,拜见汉王。

吴起入汉之后打的第一仗,主要是他从楚国带来的亲卫部队。这一仗,没有奇谋诡计,没有惊心动魄,但每一步都打得非常扎实。

全军进退有据,号令严整,几乎实现了零伤亡,特别是击败了爨襄的军事冒险行动,充分展示了吴起“以治制胜”、“以正用兵”的特点与长处。

俱酒对吴起带入蜀中的将领进行了一次论功行赏。

吴起原先亲军的将领大九,封为鹰扬将军;

在侦察、穿袭、堵截中立下功劳,最终封死三千残军退路的南四、易十七封为偏将军;

萧哨、靖家孚原先在吴起亲军中地位较高,此次指挥有方、调度得当,封为裨将军;

苗冥、白幕作战英勇、封为校尉;斗孟雄亲冒矢石,一线作战,封为五百主。

命太尉吴起,依托原先的亲军班底,结合此次新降的三晋精锐,再从各军中抽调精英,组建一军。

按照汉国的命名规则,本来计划以吴起之名命名为“起军”,但吴起身为最高武职,一国太尉,坚决不接受这种命名方式。

俱酒暂命名此军为“中军”。并命吴起以征战天下为目的,坚持以“精兵”战略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军种、军制和兵力的搭配。

命令吴起、卫鞅共同研究军功爵制度的等级和晋升、罢废等办法。

之所以让吴起与卫鞅共同商讨,是因为这两位卫国出身的人才,几乎都是文武双全的选手,既有政治抱负,又有军事才能。

特别是卫鞅,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军功爵制,就是由他首创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到此,新生的汉政权已拥有六支常备军,分别是章蟜领衔的蟜军,儿良的领衔的良军,淳于浩领衔的浩军,聂政的领衔的政军,端木伯御领衔的御军,以及由吴起亲军改编而成的中军。

常备军总兵力达到十二三万人左右,并在各军驻军,建立了屯田军寨,训练之余,开垦田地,组织生产,形成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大、耕作方法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军队农场。

而战时按照全民皆兵机制征调的兵力,则陆续回乡,大力发展生产,并按照民兵机制,忙时务农,战时从军。

战时临时组建的“邦军”和“矢军”也顺势取消,进一步收紧了俱酒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时空之生死恋

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