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晚唐浮生,孤独麦客,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今年打渤海,可能带我去?”大汉又问道。

“去年你出征了,耽误了农事,今年却不能去了。”邵树德笑道。

大汉懊恼地连跺两下脚,然后蹲在地上,一副难受至极的模样。

邵树德笑了笑,又看了看已经翻开的土壤。这片地好像撂荒很久了,重新开垦不容易。田里可能遗留了很多草籽,这些都会影响收成。不过有失必有得,长久没种粮食,地力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收成也不会很差就是了。

邵树德走了几步,见到一少年,问道:“你何名?去年可曾出征?”

“王人耶律全忠。去岁出征了,亦有斩获。杀了一契……奚人。”少年答道。

“壮哉!”邵树德记起了这个少年,好像是余庐睹姑的家仆之一,还是他赐的名字。

于是饶有兴致又多问了几句,得知少年还在积极读书,准备考进士时,赞叹更甚。心中暗想,只要他“进了投档线”,高低也得把他给录取了,做个典型宣传,让契丹人也看看,在大夏的框架内,你们也是有出头之路的,无论是习文还是练武。

走过这个村子之后,邵树德又喊来了内务府的几位官员:府监野利经臣、少监赵植、少监张筠、府丞何允廉、府丞储仲业、虞候周知裕等。

“今年伐渤海,内务府需组织一批人手随驾。”邵树德说道:“营田署的人负责皇庄选址,虞候司挑选少年,织造署考察皮货、药材,航运署也不能落下。”

“陛下,可是要航运署去探查粟末水航道?”野利经臣问道。

“非也。”邵树德解释道:“打下渤海东京、南京后,你们和工部、将作监的人通力合作,建造船坊。”

“是。”野利经臣应道。

最近他也做了一番工作,了解了一下渤海国的航运历史。

其实渤海的航海技术也不算差。他们多次自东京龙原府、率宾府南下,远航日本,交流十分密切——后世日本博物馆中,还藏有多件渤海国文物,都是两国交流的左证。

除了渤海官方外,渤海民间与日本也有交流。好的方面有,留下了文化、商业、宗教交流的佳话,坏的方面嘛,就是海盗滋扰了。

海盗主要是渤海国境内的二等民族黑水靺鞨。这些人航海技术还行,毕竟能跑到青州卖马的,肯定不算差。船只之间的差别就很大了,厉害点的海盗坐木船,差劲的海盗坐独木舟——一般是用桦树皮、兽皮缝制,简陋到极点,一个大浪就能打翻的那种。

商人、僧侣、海盗以及官方使团的主要出发地就在渤海的东京(珲春及以北)、率宾府(海参崴、双城子一带)。

野利经臣想了想,圣人大概是想在此修建船坊。

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龙原府,乃渤海国东京,听闻户口十余万,相对而言是个富庶的地方了,能够撑得起一个大型港口。

在周围转了一圈之后,邵树德便返回了临朔宫。刚进交泰殿耍了一番,尚宫解氏来报:浿北土族悉数来京,愿献地归降。

邵树德大喜,问道:“解尚宫,汉时此地为何名?”

“大部为玄菟、乐浪二郡。”解氏答道。

“令中书拟旨,置乐州。此为国朝正州,具体属县他们商量着办。”邵树德下令道。

解氏轻声应下。

女史拿来了笔墨纸砚,解氏当场书写——她写的是“中旨”,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到中书走一圈才能变成真正的圣旨。

其实问题不大。以邵树德现在的威望,此事已是板上钉钉,不可更改。

“还有何事?一并报上来。趁着朕还在京城,抓紧办理了。”邵树德轻轻把玩着肉玩具,说道。

解氏眼尖,偷偷瞄了一眼,但见月理朵侧卧在毯上,不着寸缕。

一道白线自上而下,消失在腿弯处,似已干涸。

她突然有些心酸。

做了宫官,可真是上了大当。无法嫁人,连与男人多说话都不敢。但她也是女人,华丽的裙服之下,那具熟透了的身体也需要抚慰。可到头来,还不如被掳来的契丹女子。

“陛下。”解氏稳了稳破大防的心神,道:“江州刺史周德威来报,杨吴似未死心,准备二度攻伐江西。抚州危全讽、信州危仔昌兄弟阴有异志,又对大夏不满,与杨吴来往甚密,甚至勾连杭州钱镠。又有号‘江右豪杰’彭玕、卢光稠、卢光睦、谭全播等人,各自割据州郡,已历二十余年。这些人名为钟匡时下属,实则自专一方,心思难测。”

“周德威还说了什么?”邵树德提高了声音。

平时挺机灵一人,怎么今日半天说不到点子上。

解氏心中一凛,连忙说道:“周将军请陛下授予他便宜行事的全权。”

邵树德的左手离开了玩具,拍了拍月理朵的肉臀,让她挪开点地方,然后摊开地图,仔细审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冷帝宠上天:腹黑狂妃

冰水仙

非王不爱:催眠娇妃不可惹

幺蛾子大人

三国之帝统天下

君千叶